继二○○六年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来台演出《身体协奏曲》,编舞大师威廉.佛塞的作品将再度访台,只是这次不是舞作,而是由他亲自规划策展的新媒体艺术系列展览,让台湾观众得以看到他在舞蹈与肢体上的丰富思考,以及他与不同领域的激荡成果。
与佛塞同步—威廉.佛塞新媒体艺术系列展览
7/28~8/28
周一~周三 14:00~19:00
周四~周日 14:00~22:00
松山文创园区2~5号仓库
INFO 02-25289580转199
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1949-)这位美国出生、德国发展的舞蹈界奇人,说他是廿一世纪对西方当代舞蹈影响最深远的人物,当之无愧。
佛塞的艺术教育是先从音乐开始的。由于他的祖父是古典音乐家,曾加入维也纳爱乐,所以期望他成为指挥家。但佛塞本人同时也非常热爱流行音乐与音乐剧,并欣赏美国歌舞片男明星艾士达(Fred Astaire,1899-1987)幽默风趣的舞蹈演出。他在十七岁正式开始学芭蕾舞之前,就参与业余的歌舞剧演出,更是经常到舞厅跳舞。他回忆说他常是黑人舞厅里唯一的白种人(注)。可见音乐与音乐性在他创作生涯的重要性。
改革芭蕾语汇 乐于运用新科技
佛塞在一九七一年参与美国杰佛瑞芭蕾舞团(Joffrey Ballet)约三年期间,就被伯乐约翰.克兰蔻(John Cranko,1927-1973)邀请到德国斯图卡特芭蕾舞团(Stuttgart Ballet)发展,很快地展现其编舞才华。八四年他受邀担任法兰克福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并在这黄金廿年间,致力于将芭蕾舞的肢体语汇从体制内改革。他在这期间所推出的经典舞作如:为巴黎歌剧院年轻芭蕾伶娜希薇.姬兰(Sylvie Guillem,1965-)量身打照的《在空中,悬浮著》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1987),或曾来台演出过的光与影的大型舞作《身体协奏曲》Limb’s Theore(1990),甚至包含这次台北艺术节将以装置艺术方式延伸展出的《重制一道平面》One Flat Thing, Reproduced(2000)等,都可以看出佛塞延续他所推崇的新古典芭蕾大师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1904-1983)从芭蕾传统内进行改革与创新,更激进地将一些古典的「对位法」(counter point)等原理推陈出新,更是不吝借由科技等新媒介,进一步与时代接轨。
自从○五年佛塞离开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并以较精致的十八位舞者规模另组佛塞舞团之后,与他长期合作的创作伙伴如资深舞者Dana Caspersen(亦即佛塞配偶)、作曲家Thom Willems、和舞者David Kern(兼舞团电脑专家,发明Piecemaker软体提供舞团排练即时上传、讨论等应用程式)等人,都是与他志同道合,默契十足的团队。从笔者观察他们排练与工作的方式,彼此贡献创作元素,相互尊重,共同为作品的完成而努力不懈。
与各领域激荡 发展肢体新思维
而广泛阅读,不断吸收新知,词藻惊人的佛塞,将天文、数学,政治、历史等领域的逻辑思考纳入编创过程,并勇于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如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影片导演、电脑工程师、视觉媒体艺术家等人供同激荡关于人类肢体动作,或更贴切的是,将编舞的思维模式扩充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里,以推广编舞家作品背后的精密思维。
注:笔者摘录自威廉‧佛塞舞团于德国德勒斯登之黑勒豪(Hellerau)欧洲表演艺术中心,也是舞团于法兰克福之外的另一常驻剧院所在地演出《我不相信外太空》I Don’t Believe in Outer Space后,佛塞与该中心艺术总监杨尼克(Dieter Jaenicke)的演后对谈,201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