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云门主要诠释如「青蛇」这般轻盈、愉快、多跳跃动作的角色,自比为「当家ㄚ鬟」的邱怡文,这次一反常态,要以全身黑衣、舞出晦暗沉重的情绪,和最拿手的路数呈现极端。邱怡文的独舞一路便改了三个版本,「中间老是有撞墙的感觉,为什么跳一跳又跟音乐在一起。但每次只要一撞墙,就有新的东西出现。」
初秋,位于八里著名的铁皮仓库里,明天就要起飞巡回纽约的舞者正卖力排练。算一算,他们同时要排好几出舞作,有新有旧,即使晚上就该打包行李,依旧不敢懈怠,排舞到最后一刻。和舞者的访谈,就是在这样紧凑的行程表中挤出来。刚排练完告一段落,邱怡文没有倦容、满脸微笑,尽管稍后还要继续排练,她一样温和轻松地接受访谈。
不疾不徐,也许就是经年累月不间断的训练,造就云门舞者的特色;在吸纳吐气间,自有一番身体与思想交融的怡然涵养。提及新作《如果没有你》,邱怡文第一个反应是:「原来有这么多陌生的流行歌啊!」可以借机感受身体训练上的新刺激,让年龄和世代的变化进入创作。
最大的功课 是打破流行音乐原有的感觉
突破过去的云门印象,《如果没有你》大量剪裁流行歌曲,横跨几十年的老歌串新歌,形成记忆和情感上有趣的拼贴和对比。由于舞者间的年龄差异,从廿出头直到四十多岁,加上流行音乐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元素,邱怡文这次特别尽兴地,在排练场上观察各世代舞者,如何以身体直接反应对音乐的感觉。其中,复古的韵味是最困难的,年轻人无法体会老上海时代的情感模式,需要做特别多的功课。尤其是白光那种慵懒、妖娆略带睥睨的独特风情,让年轻舞者频频叫苦。相对地,年纪较大的舞者则得努力体会嘻哈的趣味。「我们排练初期都会轮流教舞,年轻的舞者要学恰恰,我们要学的是街舞。」快节奏的街舞在邱怡文的眼里看来十分炫技:「街舞的动作很俐落、漂亮,舞蹈本身的设计就已经在分析动作。这点我很喜欢。」
过去云门作品使用的音乐多是只有旋律,对邱怡文来说反而比较容易融入;熟悉的流行歌曲,加上歌词有强烈的诠释主导,身体反而受到制约。使用流行歌曲,可能对一般人来说是亲切感,但对云门舞者来说却是一大挑战,必须思考如何摆脱歌词情境或伴舞的危险,好重新长出生命。尤其是当邱怡文得为自己的独舞片段编舞,尽管原就是优秀舞者,压力仍无形剧增,「林老师一开始对我只有讲一句话:『妳不能跟著这首歌走』。」
林怀民为邱怡文选的歌曲是顺子的〈不再想念〉,邱怡文非常高兴,这恰巧是她大学时期爱听的情歌,旋律一起,那股关于年轻、爱情的记忆,就像老朋友的熟悉感都回来了。但在编舞的过程里,却不断受挫。因为是自己先编过再给林老师看,两人光是对歌曲的看法就有很多冲突,更别说身体容易被歌词所牵引而「吃掉了编舞」。过去在云门主要诠释如「青蛇」这般轻盈、愉快、多跳跃动作的角色,自比为「当家ㄚ鬟」的邱怡文,这次一反常态,要以全身黑衣、舞出晦暗沉重的情绪,和最拿手的路数呈现极端。邱怡文的独舞一路便改了三个版本,「中间老是有撞墙的感觉,为什么跳一跳又跟音乐在一起。但每次只要一撞墙,就有新的东西出现。」打破流行音乐原有的感觉,是这次最大的功课,情歌只是出发,最后还是得放入自己的创作在身体里。
让自己摆荡在天秤两端 平衡身体和气韵
「我觉得老师他一直在给我功课。」邱怡文自承这次独舞的撞墙经验十分珍贵:「我从身体的原理出发,寻找呼吸和气的运作、血液的流动,再运用到身体的节奏里。要将身体里的故事表现出来,因为身体就是歌声。」
在邱怡文眼中,林怀民老师其实更像一名会创作的社会观察家:「在《我的乡愁我的歌》,老师就使用过民歌,表现那个时代如何透过音乐,作社会批判和生命呐喊。」虽然《如果没有你》表面上好像使用小情小爱的情歌,「但老师其实是透过这些音乐的选取,呈现他对这个社会的想法、现代人的情感观。说到底,情歌讲的也还是人生。」
同时排《如果没有你》和《家族合唱》感觉很特别,前者是外放的作品,后者的情感却始终是向内绑住的;邱怡文必须让自己摆荡在天秤两端、平衡身体和气韵。「《家族合唱》透过生活感、中性的肢体,却让人感受压抑和伤痛。《如果没有你》则是外显、奔放,从云门的身体训练出发,又转化了新一层的诠释、分享舞者的生活感受,情感因此自由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