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制的总体剧场形式,是表演艺术的当代浪潮,总体剧场追寻不但是形式上的跨界融合,内容更是回归讨论真实生活的样貌。来自太阳剧团的家乡——加拿大魁北克的阿尔冯斯马戏团,便是一个从父亲的传统马戏班,传到受正归马戏学校教育的儿子后,转变为当代新马戏的一个年轻表演团体。
但说其年轻也不公平,因为其团员大都是长期合作的老伙伴,所以除了拥有传统马戏技艺之外,最难得的是,他们以作品反映自己居住的家乡,和谐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特色,譬如这次应台北艺术节之邀,来台演出的《伐木乐园》,便是以崭新的新马戏的形式,讲述家乡世代相传的伐木传奇生活。在即将演出之前,我们越洋访问团长安东.卡哈宾尼耶.雷宾(Antoine Carabinier Lepine),让读者对这个演出,有更一步的认识。
Q:请问贵团是如何成立的?
A:加拿大阿尔冯斯马戏团是于二○○六年成立,同年我们发表了创团作《黄昏时分》,这个演出是献给当年已经六十岁,来自马戏家族的父亲。这个初试啼声之作很成功,受到马戏界及许多观众的肯定,我们一共巡演了两年,结束后我们也收到一些其他魁北克新马戏团体的邀请,一起为他们的作品工作,例如蒙特娄一手七指马戏团、艾罗瓦兹马戏团(Cirque Éloize)和太阳剧团等。
《伐木乐园》是我们的第二个作品,二○一一年发表至今,我们仍然在全世界做巡回演出,台北是我们在亚洲唯一的演出地点。
Q:你说你父亲是来自马戏家族,那么我很好奇,之前的马戏家族,其表演型态为何?
A:我们现在仍然还是个马戏家族。父亲仍然在舞台上演出,舞台设计便是出自他的构想,还管理剧团器材的运送及其他许多杂事。他仍然是一个充满精力的马戏工作者。
我母亲负责的是剧团的行政业务,当剧团出外巡演时,她以总监的身分负责监督所有大小事务,并且还是我妹妹(担任舞者工作)两岁小孩的褓母,非常辛苦。我的哥哥也在剧团里,而其他的演工作人员,也都是跟我们工作多年的好伙伴,我们像是一个大家族,大家一起工作、共同分担剧团事务,并且默契良好地一起演出。
另外我想补充的是,为我们正式成团后的两个作品担任导演工作的,是跟我们工作了十五年的老朋友亚兰.冯格尔(Alain Francoeur),他帮我们创作了这两个独具风格的新马戏,记得我从蒙特娄国立马戏学校毕业后,第一个导演工作,也是经由他的推荐,他跟我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Q:你们为什么想创作这个充满地方民俗色彩的马戏表演?
A:这个创作来自我们的生活,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圣-阿尔冯斯-侯德里戈是一个充满森林的美丽小镇,我的双亲在森林的深处有一个大木屋,当地伐木工人的生活、当地的传统音乐,都是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生活景象,而这一切都要感谢,祖先们所流传下来的美好生活传统,而我们只是将这份人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传统、地方居民的生活样貌,融合在我们的马戏表演之中。
Q:这种风格一直是贵团的创作方向吗?背后的精神又是什么?
A:是的,这种风格明确地标示著我们马戏团的特色,虽然我和成员们都曾经与世界许多顶尖的马戏团工作过,但是我们还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马戏。同时我们也希望,可以让年轻一代的魁北克人,重新认识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点非常重要;魁北克广大美丽的森林与文化,对我们是如此珍贵,我们必须好好去认识这块美好的土地,这是我们想在作品中传递的讯息。
Q:你们是如何准备这个演出呢?包括音乐、舞蹈、杂耍、表演的演出人员,又是如何召集的呢?
A:我们一方面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新马戏团,另方面演出的内容,则保留了传统马戏的元素,包括了音乐、舞蹈、杂耍、戏剧扮演、舞台装置等等部分,马戏是一种阖家观赏的表演形式,所以组成元素也必须是老少咸宜。而创团以来的两个演出人员,都是跟我们合作多年的老朋友,阵容变换不大,譬如说特技演员乔纳森.卡索邦(Jonathan Casaubon),我们已经一起合作了长达十五年,也正因为大家都是老伙伴,可以让我们的演出,发展出更成熟、更有默契的整体效果。
Q:可以为我们介绍音乐的部分吗?
A:音乐部分是特别为这个演出而创作,以传统魁北克音乐为主,并且加进了现代元素,事实上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勒奴地耶(Lanaudière)地区(译者注:位于蒙特娄东北,一个印第安保留地)的特有音乐,我从小就听著这些民谣长大。现在的魁北克,人们只会在圣诞节和过年的时候,听这这些音乐,有一点点失传,但是这音乐却深深活在我和家人的心底,于是我们就让这些珍贵的民俗音乐,在这个作品之中重新复活。
Q:我们知道许多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马戏团,譬如艾罗瓦兹马戏团、一手七指马戏团,当然还有著名的太阳剧团,马戏在魁北克很兴盛吗?政府是如何支持的?观众人口呢?
A:是的,马戏表演在魁北克相当受欢迎,蒙特娄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马戏艺术节,已经举办了四届。无论是加拿大或魁北克政府,对于马戏的的补助相当普遍,但事实上除了这些补助,我们还是需要去接洽许多巡演来维持营运。
今天魁北克的马戏团,已经不仅仅是过去那种阖家欢式的家庭演出,愈来愈多的新马戏团体,吸引了更广大的独立观众,这些观众带著有经验的批评眼光走进剧场,我们必须提供他们更多不同的马戏经验。
Q:在魁北克,马戏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如何?
A:魁北克人相当以自己的马戏表演为荣,也常常愿意走进剧院或马戏帐篷看表演,看马戏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Q: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魁北克的马戏学校系统吗?
A:魁北克有两所很棒的马戏学校——国立蒙特娄马戏学校(L'école nationale de Cirque de Montréal)和魁北克马戏学校(L'école de cirque au Québec),这两所学校的程度相当高,学生来自全球各地。学生大概从十二岁入学,有不同的学习阶段,譬如首先从十二岁到十六岁的 CES 课程,然后衔接三年的DEC课程,毕业后可以拿到最重要的马戏专业文凭。
譬如在DEC课程,学生第一年入学,学的是一般的马戏通识课程,后两年发展自己的专业项目。学生从早上九点上课,一直要到晚上九点才结束,课程相当繁重,除了马戏专业课程,学生们还是要上表演的理论课,譬如「马戏历史」、「表演技巧」、「音乐与节奏」、「解剖学」等等。最后,学生会联合做一个毕业制作,这个演出相当盛大,成为未来的马戏艺术家,正式踏出学校之首部曲。而此时也会有来自各马戏团的人,至此寻找优秀的演员,当然,毕业后的年轻演员,也会去世界各优秀马戏团参加甄试,或自己创立新的表演团体。
Q:你认为,要成为马戏演员,需要具备怎么样的条件与过程?
A:要成为马戏演员,首先,是对马戏的热爱,因为马戏团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然后,要拥有一颗开放的心灵,及坚强的毅力。马戏的训练过程很枯燥和辛苦,除了身体上的锻炼,创造性的思想及健康的开放心灵,可以帮助一个马戏演员,充分享受创作及演出时的乐趣,这点特别重要。
Q:相信台湾的观众,对你们即将到来的演出,一定相当期待,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呢?
A:很高兴能来台湾演出,我们有几位团员已经来过台湾演出(译者注:二○○八年宜兰「兰雨艺术节」),他们都对于台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请台湾的观众不要吝于在演出中,给我们适时的掌声鼓励,我们的演出就是为了让你们,对于马戏表演及我们的故事有所触动,真的非常期待与各位的相见!
人物小档案
- 毕业于蒙特娄国立马戏学校。擅长「德国轮」(the German wheel)、「人形钢圈」(the Cyrwheel)、「梯子平衡」(the Ladder)、一般杂技、丢掷球及音乐。
- 参与无数演出和创作计划,包括:艾罗瓦兹马戏团的《游牧者》Nomade与《管弦乐马戏团》Cirque Orchestra、当代马戏团的《九成以上,无人知晓》90% Unknown、太阳剧团的《名流号巡游计划》Celebrity Cruise Project、哥本哈根皇家歌剧院的《假面舞会》Maskarade,以及一手七指马戏团的《痕迹》Tr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