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剧《警幻绝》宣传折页封面。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剧场如市场,艺术情何堪?

赵梁导演的舞剧《警幻绝》虽是取材《红楼梦》的「太虚幻境」,表达人生如梦的禅意,但极尽奢华的视听表现却难免与此背道而驰。而在天桥剧场的观赏过程,亦因观众的嘈杂言谈进出与毫不忌惮的拍摄,令人难以体会艺术家意欲传达的感动,如市场般的剧场,让创作者与观众都成了受害者。

赵梁导演的舞剧《警幻绝》虽是取材《红楼梦》的「太虚幻境」,表达人生如梦的禅意,但极尽奢华的视听表现却难免与此背道而驰。而在天桥剧场的观赏过程,亦因观众的嘈杂言谈进出与毫不忌惮的拍摄,令人难以体会艺术家意欲传达的感动,如市场般的剧场,让创作者与观众都成了受害者。

六月二十八日,在北京西城区的天桥剧场,观赏了舞者出身的赵梁导演的舞剧《警幻绝》。华彩服装、奇丽妆扮和繁复而细致的灯光设计所形成的视觉奢华,在中国是少见的,而今古相融、宗教(仪式)与流行合一所产生的音乐张力亦极具魅力,为此剧加分不少,同时,导演在舞台的调度上亦颇有变化,充分运用剧场空间,灵活有度。

这些实景的描述其实都与这部舞剧所想表达的「禅意」(英文剧名为Dream of Zen)或许背道而驰,因为取材自《红楼梦》的「太虚幻境」这个片段,不过是想表达人生如大梦,亦真亦幻,人世间所有的丰美到头来只是空。但禅既能在屎尿中,就也能在多彩的人间世。就一个表演作品而言,导演所呈现的极尽奢华的视觉与听觉享受,令人感到中国年轻创作者在气度的掌握与精致度的拿捏上,都已颇有可观之处。而这种以西方现代舞为基底,却极力突显东方美的形式,相信对西方的表演市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这对于中国艺术创作的国际化有推进之功,就算对中国的一般观众而言,沉浸在如此完整的美感之中,亦是赏心悦目的事。

台下「戏」多让人难专注

但对于我,在观剧的当下,悦目有之,赏心则未必。

原因有二。一是如果这是出舞剧的话,舞者并未展现出舞蹈在这个表演里该有的主导地位,同时,以肢体叙事的精妙并未全然展示,而更让人注意服装的绚丽与人物形象的俊奇,看破真中之幻或梦醒之时的大悟,亦少有著墨,也因此,全剧打动人之处只在眼耳,少有心的悸动。

二是,天桥剧场竟然有如市场。

刚开演,我的后方就传来一对父女的对话,内容是小女儿对她所看到的舞台上绚烂场景及舞者多彩的服装与妆扮的惊呼与感想,父亲则是边解说边附和,泰然一如坐在自家客厅(我乡愿,不忍打断亲情的交流);继之,不断有迟到观众入场,我何以察觉?因为我坐在走道边,一旦后头门开,就会有一道光束照亮走道,避免全黑的场内有人意外磕磕碰碰,这道照明用的光束与舞台上灯光艺术家的多彩线条相互辉映,令人目不暇给;此剧近两小时,无中场休息,想当然耳有人不耐久坐,开演不到一小时,只见在嘈杂的声响之中,观众席里此起彼落,弯腰借过,侧身让道,甚至耸立起身,律动之繁复绝对不输舞者;而最不可思议的是,全场拿起手机、相机拍照及摄录者比比皆是,没有任何制止行动吗?非也,只见一元铜板大小的红外线红点在这台那台手机和相机间游离,但当然,无动于衷得到最后胜利,红点知趣而退。当我得花大半的心神被迫注意上述这些场景时,请原谅我,艺术家们,你们的美我看在眼里,却上不了心!

创作者与观众都是受害者

好的表演少了观众的共鸣,艺术价值肯定是要打折扣的,不同的表演需要不同的观赏氛围,但需要一样的观赏品质。艺术的可贵之处可能就在那微秒之间的感动,而那稍纵即逝的瞬间,而像《警幻绝》这种空间、肢体与音乐之间相互律动所产生的抽象情感,更是需要专注力来感受,但非常可惜的是,创作者与观众都是可怜的受害者。

当天不单单只有我有如此的惨痛经验,但我怀疑的是,这种体验是否能让北京的观众们警觉到,处在这种观赏环境之中,不论多么美好的作品,要能够感受到或是甚至从中获得感悟与启发,终归是幻想。这样的事情,场域的管理人员有绝对应付的管理责任,因为维护观赏品质应是在剧场里最极致的本质。当然,如果不算奢望的话,我也极其期待观众自己的觉悟。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