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剧场设计展户外现场。(Lin, Yu-Quan 摄)
话题追踪 Follow-ups

设计即表演 挑战疆界不受限

记英国威尔斯「2013世界剧场设计展」

四年一度的「2013世界剧场设计展」于九月份于英国威尔斯首府卡尔地夫(Cardiff)举行,有八位剧场设计师作品入围,其中多媒体设计暨导演的周东彦更抱回互动新媒体设计奖。设计展现场除了有设计师精采的「展演」,同时举行的「Scenofest剧场艺术节」的演出与工作坊更高达两百五十场,可说是剧场界难得的盛会。剧场工作者在此间交流激荡,为未来的合作与创意灌注更多可能性。

四年一度的「2013世界剧场设计展」于九月份于英国威尔斯首府卡尔地夫(Cardiff)举行,有八位剧场设计师作品入围,其中多媒体设计暨导演的周东彦更抱回互动新媒体设计奖。设计展现场除了有设计师精采的「展演」,同时举行的「Scenofest剧场艺术节」的演出与工作坊更高达两百五十场,可说是剧场界难得的盛会。剧场工作者在此间交流激荡,为未来的合作与创意灌注更多可能性。

世界上目前两大剧场设计展,一为「布拉格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简称PQ),另一则是「世界剧场设计展」(World Stage Design,简称WSD)。两者皆为四年一轮,两者互相间隔两年,二○一三年为世界剧场设计展,接著便是二○一五年的布拉格四年展。

世界剧场设计展的崛起,与表演艺术在各大洲的蓬勃兴盛有绝对关系。随著表演型态日新月异,剧场设计或表演设计日渐受到重视与倚重,更与导演、作家相辅相成。剧场界深感设计作品质量数量丰富,已等不及四年一次的老字号PQ展,于二○○五年由美籍资深剧场人、同时为 《世界剧场设计选集》World Scenography的主编Eric Fielding与美国技术剧场组织USITT共同向全球剧场设计师征件作品展出,于是「世界剧场设计展」便诞生了。

自己选择自己  拿出好作品参展

WSD首届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二届二○○九年在韩国首尔,台湾灯光设计简立人获灯光设计银奖,服装设计林恒正获服装设计金奖。今年第三届于英国举行,台湾年轻多媒体设计暨导演的周东彦更抱回互动新媒体设计奖。WSD与PQ最大的不同,在于PQ以国家馆为概念,由各国策展人选择代表该国作品展出;WSD则强调设计师个人,鼓励设计师自选优秀作品,不经任何滤镜,直接投件设计展,就像本届策展人,来自巴西的Aby Cohen所说:「WSD不是被选择,是自己选择自己。」

WSD每届主轴皆由主办的城市策展小组提出并执行,唯一的定规是「展览」,且作品须是近四年的最新设计,因此没有书中找得到的「经典」设计。设计展其余配套活动,亦没有定规依循,可依时势与策展小组的艺术概念做截然不同的诠释。今年整体设计展标榜「挑战疆界」与「设计即为表演」(Design as Performance)。

今年六月初,主办单位从全球收到近七百位设计师自行投来超过三千件的作品,从公布入选的百位设计师作品中,可见风格已多非传统剧场形式。策展小组遴选过程如「盲目测饮」(blind tasting),过程不问国籍、不问资历,由散布各大洲的六位评审以照片、影片、绘图、概念文字等作品素材,先挑选心中的百位设计作品。六位评审再同至英国进行近两周的入围评选,辩论决定最后入选的一百一十七位设计师。九月十二日现场颁发的设计奖项,亦由六位不同于初选的评审经过四天的探访展览会场,经过十二小时彻夜讨论后达成结论。决选评审之一的墨西哥籍舞台暨服装设计Monica Raya提到,评选过程没有投票,因为设计师的概念需要经由一再探讨辩论,让大家能够最后达到共识,就会是能够令人挖掘的好作品。

身为策展小组召集人的芬兰籍舞台服装设计Reija Hirvikoski强调,WSD侧重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实现性、当代性,每届要找的都是“the best from the best”,同时要寻找能够传达设计概念的作品。剧场是一个共同制作的过程与团队,过往观众鲜少注意到这些制造魔幻的幕后魔术师,而WSD的特殊性不是要重现「演出时刻」,而是令观众得以从展览中认知设计背后的理念与故事。

设计师展露巧思  展场精采说故事

今年的WSD于英国威尔斯皇家音乐戏剧学院举行。这个仅有六百名学生的小艺术学院如何在区区十天之内有空间与人力资源可以容纳精采的展览、超过一百场演出、一百五十场工作坊及大师论坛活动?但结果却是让人体悟到,这次展览若在伦敦大都会举行,设计展一定无法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一百一十七位剧场设计师,来到这里神奇的将小小的平面空间转化成3D叙事空间,行走于展场之间处处是惊喜,不只营造氛围,更诉说著设计师的概念。五花八门的展场表现,让今年的展览需耗时许久来细细阅读。英籍灯光设计Peter Mumford为大教堂所作的装置作品Light Work以全身镜尺寸的白幕重现灯光作品,由观者自行操作每个灯光片段搭配圣歌,立即创造如沐弥撒仪式的感觉。知名舞台设计暨台北艺术中心主任王孟超感佩国际剧场设计师不仅在剧场内创造魔术,连在剧场外的展场皆为说故事高手,这也是台湾剧场设计稍微缺乏的地方。

唯一跨类别金奖得主为英籍设计师Sophie Jump的Like a Fish Out of Water,以平板电脑搭配现场演出,用影像与叙事,同时体验水面上下与空间内外的事件,能以非指令方式,自然引领观众穿梭泳池、花园、更衣间等地,完成一趟互动式的表演。墨西哥籍舞台暨灯光设计师Xóchitl González Quintanilla以作品EX-STASIS赢得灯光设计奖,搭配一大张从天而降的超市薄透塑胶袋材质为舞台布景,简单又不简单,美得令人赞叹。服装设计奖得主为捷克籍Simona Rybáková,身兼多媒体与服装设计,让女舞者的双峰随著重节拍音乐任意游走胸前,微笑之余不禁想著如此简单又好的意念,我们是否也想得出来?

Scenofest剧场艺术节  热闹滚滚看戏好惊喜

对于世界各地的剧场设计学生而言,「Scenofest剧场艺术节」一词或许不陌生,自二○○三年由OISTAT国际剧场组织中素有「英国戏剧教母」之称的Pamela Howard创办以来,该艺术节一直与PQ布拉格四年展并行。直至二○一三年正式与WSD世界剧场设计展结盟发展。今年盛大邀请了全球四十个迥异的表演团队,不仅有正统镜框式剧场演出如威尔斯国家舞团、台湾的安娜琪舞蹈剧场与EX-亚洲剧团,亦有许多非剧场作品获邀,如在花园中亦装置亦演出的可食性Trans-Plantable Living Room,边在野餐桌看演出边吃演出中栽种的植物。一早在公车亭看见四个白衣人候车小戏,或突然于大厅听闻歌声,是三位六○年代造型的女子乘坐轮椅四处对人歌唱「单身有什么不好?」或是突然在女厕中上演的短剧,都让本届的剧场艺术节趣味盎然。

本届的Scenofest剧场艺术节演出与工作坊总共高达两百五十场,占领了威尔斯皇家音乐戏剧学院共卅二个的空间,还不计入户外、大厅、女厕、公车亭等突发地点。Scenofest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教育与学习。不论是学生、线上工作者都可以从各式工作坊、大师论坛与彼此分享中学习。因此从建筑与空间、新科技媒体、古老工具、偶制作、tutu制作、服装解构、户外大型充气物制作绘画、灯光模拟、用男性西装变化成权力女性服装、回收材质创造衣裳……应有尽有。艺术节主要族群为剧场相关学生、教育者及专业人士,因此每个活动采六英镑的低价策略,希望让大家伤少少的荷包,满载而归。一天塞满活动,最多花四十英镑,相较于在伦敦看一场戏或音乐剧就要四十英镑来说,CP值算是高的。

下一站在哪里?  台、菲、中皆在争取

决选评审Monica Raya提到对未来的期望:「若非增加类别,就是取消类别,我们已经无法归类自然演化的设计师创意与设计。」进一步说明,当前表演这件事早就不局限剧场空间,设计不再有清楚的界限,剧场设计经常也是策展人或导演,主导或共同呈现演出型态。「类别应当由设计师定义。设计师投件作品,选择希望作品被以什么角度观看,那是设计师的艺术理念。」

今年亲临设计展的各国剧场人士均认为英国为WSD设立了高标准,也对争取下一届WSD2017主办权的台湾、菲律宾与中国三个团队寄予厚望。下一届主办权预计由OISTAT执行委员们深入探访后,于十一月中旬将决定主办城市。

此行世界剧场设计展归来,最大的收获并非看过多少大师级作品,多少知名设计如奥斯卡金奖得主们亲临现场演讲或工作坊,更不是看过演出的好坏。最有价值的是能在短时间内与各国文化的密切交流。世界剧场设计展也好,OISTAT国际剧场组织也好,这个全球剧场网络的价值在于人,不论多么有成就,有声誉,在这里大家自愿付出、分享与传承。各国设计师期待著每次设计展的到来,再度相聚展开对话。对于每一个人,拥有一群充满创意头脑的人际网络是何等的无价!正如德国舞台设计师Lukas Noll所说:「剧场设计师因为工作属性,经常行走于平行空间,少有机会进行交流与讨论。世界剧场设计展是我们改变与打破这个关系与空间的绝佳机会。」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