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2014看表演备忘录

达人名家推荐—今年我要看 !

翻过前面连续十一页的2014看表演备忘录,相信读者在如满汉全席般的演出汪洋中,早已迷失了方向(而正如舞评人卢健英所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特邀了十位看表演达人,选出他们今年的「不可不看」,看看他们怎么选出「我的最爱」,或可为我们的读者,提供节目汪洋里的参考座标!

翻过前面连续十一页的2014看表演备忘录,相信读者在如满汉全席般的演出汪洋中,早已迷失了方向(而正如舞评人卢健英所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特邀了十位看表演达人,选出他们今年的「不可不看」,看看他们怎么选出「我的最爱」,或可为我们的读者,提供节目汪洋里的参考座标!

配乐家  

王希文

今年我想看:

来自印度的天籁

祖灵对话台湾原民古调与非洲部落战鼓

NSO万圣派对

我曾在纽约上西区的Symphony Space听过一场难忘的音乐会,一名西塔琴师与一名塔布拉鼓手席地而坐,游走在即兴与某种神秘韵律之间的北印度古典乐音实在令人著迷,今年TIFA邀请到这位风靡葛莱美的印度西塔名家煦珈康Shujaat Khan正是当年那场音乐会的主角,而这次除了塔布拉鼓外,更有另外两位传统乐器名家同台演出,喜欢印度音乐的乐迷们千万别错过「来自印度的天籁」这场顶级的音乐壮游飨宴。

原住民古调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艺术资产,近年多位创作者透过新编重新诠释、带给传统文化全新生命、也让更多社会大众听见属于这片土地的声音。「祖灵对话—台湾原民古调与非洲部落战鼓」由从事民乐跨界工作多年的资深配乐家梁启慧老师负责制作,瞿春泉指挥,并邀请知名原住民歌手如云力思、桑布伊、少妮瑶、少浪与原住民击乐家李守信和非洲击乐家Mogauwane Mahloele同台,势必又会是今年原住民跨界作品的一大焦点。

古典乐迷们一定对“A Little Nightmare Music”这名字非常熟悉,由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和钢琴家朱铉基(Hyung-Ki Joo)所组成的两人团体透过精湛的演奏技术与充满天马行空创意的喜剧演出,将古典音乐以更轻松的方式带给世人,今年NSO万圣派对再度邀请他们来台加入同乐,这两位古典音乐小恶梦势必将带给我们更爆笑的交响大恶梦,保证热闹好玩!

《大志》杂志总编辑

李取中

今年我想看:

创作社剧团《孽子》

PaperCinema 《奥迪赛之纸上电影》

德国弗洛兹剧团《天堂大酒店》

《奥迪赛》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史诗之一,历年来被改编成各种表演形式及创作者各自不同的诠释方式,其中更跨越了古典、现代与未来对于《奥迪赛》的种种可能想像。本剧《奥迪赛之纸上电影》结合了纸本插画创作、现场动画及现场音乐演奏模式,创意十足的表演模式,让人想要亲历现场参与其中,不仅希望一窥导演如何转化这史诗般的巨作,同时也期待去体验另外一段《奥迪赛》的奇妙旅程。

很多故事住进了旅馆中,有时旅馆也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角色。不管是《金盏花大酒店》中那群为了让人生获得新体验的迟暮老年们,抑或是《有顶天大饭店》中一幕幕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及交杂人性,旅馆总能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中,挤进了人生的百态。也让我更想要看这出以无言默剧演出的《天堂大酒店》能够再次显现出什么样的旅馆寓意。

将经典小说搬上表演舞台的《孽子》同样让人期待。体制幻化成各种角色试图向违反社会期待的人们进行道德劝说,只是这样的期待只是突显其无视人性的荒谬。我们无法允许太阳的升起落下,也无法允许月亮的阴晴圆缺,就像我们无法允许一个人如何去爱或被爱一样。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这问题有亿万个答案与可能,但不应是符合社会期待这个选项。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辛波丝卡这样说。

金革唱片音乐总监

林伯杰

今年我想看:

假声男高音亚洛斯基

北市国与克拉兹兄弟与古巴打击乐团

NSO歌剧《莎乐美》

TSO歌剧《纳克索斯岛上的阿丽亚娜》

看到当红炸子鸡亚洛斯基要来台,真是叫我又惊又喜,惊的是两厅院居然敢请在台湾属于「非主流」的假声男高音,喜的是我们终于可以见识到男人假声的真正魅力(是的,我就是指流行男歌手的假音多半很难听,还有那个凄厉的Vitas)。回想半个世纪前,假声男高音祖师爷戴勒(A. Deller)还在感叹这种歌唱方式会被观众讪笑,如今假声男高音已成为追忆阉人歌手绝代风华的显学,能在台北听到炙手可热的亚洛斯基来台高歌,著实期待。

而在全球掀起跨界风潮的「克拉兹兄弟与古巴打击乐团」也是值得现场亲临感受,欧洲的古典音乐与美洲的拉丁音乐碰撞之下,他们爆出许多令人惊艳的火花,这次结合同样擅长跨界呈现的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冰火三重天的魅力也让我迫不及待。

今年是理查.史特劳斯诞辰一百五十年,国家交响乐团推出史上最煽情的歌剧《莎乐美》。两年前音乐总监吕绍嘉以「歌剧音乐会」形式演出暴力派的《艾蕾克特拉》就让我大呼过瘾,想必这次以歌剧形式《莎乐美》会更让观众陷入狂喜的境界。(我好期待饰演莎乐美的美国戏剧女高音妮娜.华伦要怎么跳七纱舞)

附带推荐的是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今年也要推出史特劳斯的悲喜剧《纳克索斯岛上的阿丽亚娜》,该团在新任音乐总监吉博.瓦格带领下,去年摆脱北市交演出通俗歌剧的习惯,推出莫札特较冷门的《狄托的仁慈》,虽然叫好不叫座,但显现北市交的大跃进,台湾的爱乐者要多多爱护啊!

艺文媒体工作者

林采韵

今年我想看:

NCO与湖北编钟乐团「王者之声」

TCO「祖灵对话—台湾原民古调与非洲部落战鼓」

NSO歌剧《莎乐美》

二○一四年音乐类节目,对于交响乐迷来说,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值得期待;对于声乐爱好者而言,当红法国假声男高音亚洛斯基不听可惜;器乐类方面,执著于巴赫曲目的钢琴家休伊特和伤后重出江湖的小提琴家凡格罗夫,两者演出不容错过。

但论起节目开创性,NCO与湖北编钟乐团「王者之声」、「祖灵对话—台湾原民古调与非洲部落战鼓」及歌剧《莎乐美》挑动我好奇神经,将传统或经典重新包装,进阶产出再生风貌为三者的共通性。

「王者之声」赋予两千四百年前的编钟现代性,国家文艺奖得主钱南章和新生代作曲家王乙聿,如何透过妙笔注入活水令人期待,尤其王乙聿在作曲家身分外,将亲自驾驭西方管风琴与中国编钟交手对话。

北市国「祖灵对话」集结原住民歌手与非洲击乐家同台演出各族古谣,并邀请作曲家董昭民创作新曲。原住民的音乐具有土地辨识度,已成台湾音乐的标记元素,但从民谣走向舞台艺术需要转化过程,过去钱南章的《马兰姑娘》树立成功篇章,该场音乐会能否开创续篇值得关注。

在台湾搬演大型歌剧,在人力经费考量下并不容易,继去年华格纳《女武神》成功收割,NSO今年再接再厉制作史特劳斯的《莎乐美》。面对历史名演,现代性诠释成为当下歌剧导演留下足迹的方式,德国新锐派导演Anthony Pilavachi与国内编舞家苏威嘉合作,产生的花火相信将增添制作不少趣味。 

国际剧场组织OISTAT执行长

洪凯西

今年我想看:

乔瑟夫.纳许《伍采克》

南非翻筋斗剧团《乌布王》

黄翊《量身定做》

乔瑟夫.纳许要看。学画、下棋、摔角、习武、演戏、跳舞、摄影、读艺术史、拜师默剧大师,这些都是纳许的养分。正因如此包罗万象,纳许的创作多元,语汇与美学格外令人好奇与惊奇。《伍采克》,十足惊悚,忌妒、谋杀、战争、现实,百年来是许多现代大师喜爱挑战的剧本。纳许以舞蹈、默剧、美术诠释,让我无比期待,要看无声的残酷胜过有声的折磨。

幼稚到荒缪的境界,是乌布王给人的一个印象。荒诞的一出黑色闹剧,对文学、对戏剧、对莎士比亚有兴趣的人,都想看。一八九六年该剧本首演时,舞台上第一句话「狗屎!」引发巴黎剧院近乎暴动的激烈反应。取样莎翁的哈姆雷特、马克白与理查三世,整场刻意粗鄙又俗气的无厘头,正进行著冲撞体制的意识。南非的翻筋斗剧团(Handspring Puppet,前译掌中乾坤偶剧团)是英国国家剧院知名制作战马的创作团队。这次将以如此突破框架的剧本为轴心,创作人与偶共台的乌布王,算是真真切切打动我这嘴刁的观众了。

黄翊能舞、能编、能玩科技,而玩的都不是普遍民生科技工具。不是这么简单。黄翊内向,害羞,鲜少社交,不是因为不会,是每个醒著的时刻都在探索未来,探索新知,探索可能性。他创作的方式是科学,创作内容是人。我认识他,但是我无法想像他的界线。我期待看到他每一个科技与舞蹈的新物种,个个独一无二的物种。他,真的不简单。

「非常木兰」网站总监

徐开尘

今年我想看:

西薇.姬兰六千哩外

陶身体剧场《2》《4》《5

苏文琪新作

许多年前,在巴黎观赏了一场欧洲芭蕾舞星的GALA表演,众星展技的表演中,唯有西薇.姬兰(Sylvie Guillem)灵动的肢体、优雅的气质及细腻的质地,令我惊艳。二○一一年,飞去东京观看她为日本震灾举办的「六千哩外」演出,岁月的洗练,使她的舞姿身影更添成熟韵味,尤其在马兹.艾克为她量身打造的作品〈BYE〉里,姬兰真诚地演绎内在幽微的变化,没有激昂的情绪和动作,却像一股电流穿过我的体内,余波荡漾。今年四月姬兰来台,我期待灵魂再次被触动的感觉。

近来观舞,常觉得许多演出淹没在主题和形式中,而忘了「身体」。备受国际瞩目的陶身体剧场,却是以纯粹的肢体律动为创作主轴,在重复、循环中变换延展动作,细细密密、层层叠叠,展现简约美学的丰富性,及作品独特的生命力。在他们的作品里,我看到了创作者的态度和想法,也看见了「身体」。

苏文琪,应该是国内最能够将舞蹈与多媒体影像相容创作的编舞家。三年前她推出的《W.A.V.E. 城市微幅》,诠演现代人身陷科技丛林的真实与不真实感,是一场声光舞影到位、身体与科技的精采对话。今年她要发表升级版,将舞蹈与装置影像的互动关系,做更细致的处理,令人好奇又期待。

剧评人

郭亮廷

今年我想看:

王嘉明《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车场》

阮剧团《乌布王》

柳春春《多话剧》

演出连年大塞车,今年最大的事故是莎士比亚撞上了前卫戏剧。从阿姆斯特丹剧团的《奥赛罗》、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后马克白传》,到台南人剧团的《哈姆雷》,有老字号有潮牌。我个人最期待的是王嘉明的《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车场》。导演解释,英国考古团队两年前在停车场挖出了理查三世的尸骨,难道是出穿越剧?

前卫方面,有纳许的《伍采克》和南非翻筋斗剧团的《乌布王》,但我好奇的是阮剧团也要演《乌布王》,更好奇学院里几乎尸骨无存的前卫,如何在南部的民间复活。

前卫莎翁之外,个人最想看的是柳春春的《多话剧》,纯粹是冲著黄大旺声音艺术的背景,毕竟台湾剧场对声音的处理普遍偏弱。最后,戏看完了,我最盼望的还是轰轰烈烈的讨论,一场车祸也可以给路人说得不容错过似的,若没人说,戏再精采也是白搭。

编剧

冯勃棣

今年我想看:

芬兹.帕斯卡剧团《华丽梦境—给契诃夫的一封信》

创作社剧团《西夏旅馆》

全民大剧团《情人哏里出西施》

《华丽梦境—给契诃夫的一封信》乃一致敬之作,其致敬的「对象」与「手段」都极度吸睛。我本来就很喜欢诃科夫的怀旧田园风情,其剧作虽少,但下手就有,部部掷地有声,其笔下世界多次被搬演与再现。这次演出有如马戏团的缤纷色彩,如何与俄国情调完美结合,乃至致敬?契诃夫的文本向来给我一种简约感,而戏名既为「华丽梦境」,实有种勾人的违和感。另外,致敬之作对观者最大的门槛,在于观者对致敬对象的熟悉与否。若无一定的熟识,不论致敬或任何互文性的玩耍,都是没意义的。而契诃夫,我是可以装熟的。

骆以军的文字向来繁复华丽,即便是视觉语言也深具挑战,《西夏旅馆》如今转换为听觉文本与剧场语言,我非常好奇魏瑛娟导演的改编技法。小说的语言注重描述,剧本的语言侧重对话,而导演又擅长处理视觉意象,这三者的殊异如何于五小时的叙事中交相使用?剧场在处理历史长河与探讨国族认同时又有怎样的局限?又怎么营造独特的剧场感?尤其在我连看好莱坞院线片都会疏离难以入戏的处境中,看这出戏可以理直气壮的疏离,毫无愧疚地不入戏,正当地旁观。若真留下两行清泪或血脉贲张,就是赚到了。

我真正想看的是《情人哏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我正处于最需要认真的年纪,更需要观赏消费性的作品。全民大剧团谐拟过电视产业、恶搞过岳飞纹身,这次拿西施与东施来大做文章,概念发想就充满太多玩耍的空间,势必会是一次笑泪俱佳的观赏经验!非常期待从历史事件起头的超展开发展!看!哇哈哈哈哈哈!

「古典启示录」Blogger

欧头

今年我想看:

NCO与湖北编钟乐团「王者之声」

安洁拉.休伊特钢琴独奏会

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

今年的节目真的非常精采,只推荐三场恐怕会有七场遗珠,但我仍从开春后,距离我们最近的几场演出中,挑出了自己一定会去听的三场,跟大家分享。

我自己有一张很喜爱的编钟唱片,音乐发思古幽情、展现大中华历史的音乐胸怀,给了我部分对中国音乐的史观。这回「王者之声」让我们有机会听到现场的编钟阵仗,搭上钱南章、王乙聿两位作曲家的出手,精采可期。

安洁拉.休伊特无疑是当今活著的钢琴家中,诠释巴赫作品的翘楚,不似顾尔德般地「俘虏」巴赫,安洁拉选择钻到巴赫的心里,去吃透他、去了解他、去重新抛光他,透过优异杰出的技巧,让世人重新爱上巴赫。这次她首度来台献艺,岂有错过之理?

对我这样一路听著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壮大」的乐迷来说,他们浑厚道地的巴尔托克《管弦作品》、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管弦音色,在脑海中每每挥之不去,也成为自己支持这个乐团的主要动力。这回他们来演两天,两套风格不同的曲目表现,我们可以听到该团纯正的国民乐派风及恢弘的德奥语汇。

舞评人、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

卢健英

今年我想看:

西薇.姬兰「6000哩外」

新点子剧展­李铭宸《恋曲2010》

周书毅、陈武康「1+1双舞作」

接下任务才发现是超难任务。台湾艺文鼎盛,《PAR表演艺术》杂志在年初搜罗出来的这一大叠节目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如果我是破冰船的驾驶,一定不能盲目行驶。因为只能选三个,我的「不得不看」以「经典」、「跨界」与「国人」为推荐原则。但事实上不得不看的名单还是多不胜数。

西薇.姬兰的「6000哩外」这个节目就是——不管,不管,就是要看 。一九九○年初正是她的黄金时期,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刚到伦敦担任皇家芭蕾舞团首席,举手投足皆被媒体关注,当年坐在观众席里,我目瞪口呆于她的优美与高雅,特别是在威廉.佛塞为她而编的当代舞蹈里,快速与高难度的双人舞,她在男舞者的配合下,像一只翻滚于空中的白瓷形象一直映在我脑海里。西薇.姬兰是经典,她本身即是一个在传统规范与当代意识里不断自我要求的经典艺术家。站在巅峰,她表现出来的不是睥睨,而是宽广,因此,与她竞逐的便不再是年龄,而是充满挑战的舞台可能性,一档节目同时有三位重量级编舞家威廉.佛塞、季利安与马兹.艾克(Mats Ek)的三支舞码,这不是太超值了吗?

去年看过李铭宸在华山的《Rest In Peace》,直觉一个新世代的反动作品出现,《Rest In Peace》非常骚动,但也异常幽静,极具实验性格。对我而言,它「不得不看」的原因,就是它是一个风格的进行式,同时它也具体表现了「跨界」是从意识出发,而不是从形式出发。一个剧场能表现一个时代,八○年代,从传统中寻找启动台湾当代的养分,九○年代从身体思维塑造表演风格,接著即体即兴发展出的结构成为台湾学院派养成的基本训练,李铭宸带领一票年轻演员却从市场与学院结构之外出走,潜心思索当代都市的风貌描绘,一个对「日常生活」投以极细腻与重量感兼具的观看视角, 令我非常期待。

去年国家剧院以「1+1双舞作」的形式邀请了姚淑芬与何晓玫同台发表,完整的剧院支持平台果然激发出两团的创作能量,在国家剧院舞台上展现巨观又微观两种风格极为不同的分庭抗衡。这样的节目也反映了两厅院精准的策画能力。这种双拼节目CP值甚高,同台合作又拚比的氛围绝对存在。我非常推荐今年的「1+1双舞作」,因为书毅与武康亦是反差极大的两位编舞家,前者以抒情且内歛简约的风格印烙,后者从不忘阳刚粗犷,在粗砺中充满优游的自信与大器。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