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O经典画作,彰显当代观点,是许多艺术家爱玩的手法,台湾艺术家近期展出的「出古入今II:玩转古画」个展中,则是回到十四、五世纪「老大师」的时代,借用他们的经典绘画,加入台湾元素,让国外生长、习画后返台定居的他,逐步建立面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方式。
出古入今II:玩转古画
即日起~3/2 台北 MOT/ARTS当代艺廊
INFO 02- 27782908
一九一九年,杜象在印有达文西《蒙娜丽莎》的海报上,添加了两撇胡子;日本当代艺术家森村泰昌将自己扮装成古典绘画中的角色,一百多年来,挪用经典为创作基底的手法,盛行于各个艺术领域,持续不坠。台湾艺术家卢昉的时光机器则是回到十四、五世纪「老大师」的时代,借用他们的经典绘画,梳理自身的文化认同。
古画中的台湾味
乍看卢昉在「出古入今II:玩转古画」展出的十二幅画作,犹如堕入文艺复兴欧洲的街坊巷弄,土黄色的民宅建筑和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街头「演出」日常生活,卢昉临摹得可谓维妙维肖。只不过,卢昉在这些经典画面中,巧妙地融入你我熟悉的台湾街景元素,如在荷兰台夫特的巷弄里,多出一整排摩托车;原本描绘孩童游戏的热闹街头,多出公车、计程车等大众交通工具挤成一团,人车在争道;此外,台湾办桌常见的炸汤圆、烧酒虾、红𫊻米糕等经典菜色、「尚青」的台湾啤酒,也跃入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当中。
卢昉大量挪用的经典画作,出自布鲁哲尔、凡艾克及维梅尔等人,尤以布鲁哲尔为最,这位十六世纪尼德兰相当出色的风俗画家,在艺术为宗教、权贵服务的艺术传统下,却以描绘当时平民百姓生活,作为艺术纯然表现的坚持,也以此在美术史奠定重要地位。
布鲁哲尔是卢昉最早「认识」的艺术家之一,也因其绘本式画风而喜爱。对于这段仿古历程,卢昉以「扮演性」自喻,「我在自己的绘画中,就像一个演员,要去扮演和我相隔六百年的古代大师,又同时扮演生活在当代的自己,透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看我自己,看当代,这个很过程有趣,也很艰难。」
为了临摹大师作品,卢昉从画布、颜料乃至画用油等绘画物件的本质,进行考究,而非只在色彩与线条上照本宣科。从材料学下手,与卢昉曾于西班牙留学期间、在赛维亚大学美术系绘画与艺术修复组修习博士班课程的背景有关。卢昉一九七七年生于美国,十一岁随家人来台,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西班牙留学并取得萨拉曼卡大学美术硕士学位。二○○八年回台定居,二○一○年在台湾举办第一次个展「出古入今:大鼻子的异想世界」。
从排斥到逐渐融入
在「出古入今」中,卢昉以自己曾是「小胖子」时的脸,打造出一个「大鼻子」的角色代表自己,出入古代大师的画作世界。这个大鼻子与古典画作的氛围格格不入,卢昉以这样突兀的对照,道出自己返台两年显露的适应问题。
卢昉不讳言自己面对复杂的认同课题。出身外省家庭,从小接受「大中国」的教育认同,虽然自己的第一语言是英文,「我是中国人,可我对那里一无所知;但我是台湾人吗?」来台后,无法认同台湾的生活方式,大学毕业,卢昉迫不及待「逃离」台湾,远赴向往的欧洲国家,「我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与认同,可能更深于其他。」再回台的这五年,卢昉对台湾环境的认识,从排斥到逐渐融入,从画中可见一般。
因工作室在西门町附近,当地融合闽、日、外省等不同族群、阶层的地方文化特性,让卢昉觉得有趣,霞海城隍庙及便利超商、吉野家等常见连锁店,一一入画。从觉得「乱」到找寻「乱中有序」,卢昉逐步建立面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