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翻开台湾反核运动史,最早以艺术手段表达反核诉求,是在一九八八年,由资深剧场人王墨林与周逸昌策划的「社会行动剧场」,在兰屿第廿六号地核废料储存场前,演出《驱逐兰屿的恶灵》。这个抗议政府将核废料贮存在兰屿的艺术行动,由达悟族长者、青年十多人以报告剧的形式,为自己生存的土地发声。这也是台湾解严前后,面对社会空前激烈的变迁,小剧场纷纷走上街头,以强烈的批判政治立场、激进的美学表达手段,介入与公共议题对话的声浪之一。

然而,真正引发全民对核安问题的重视,却要到二○一一年,日本发生福岛三一一核灾之后。前年五月,由导演柯一正、吴乙峰等艺文界人士发起的「我是人,我反核」行动在凯道突袭上演,动员了六十个人在凯道上「快闪」排出「人」字形。该行动号召所有具反核理念的民众,在全台各个角落排成「人」字形,传达人民反核的呼声。

接著,反核浪潮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如「不要核四,五六运动」、「不核作演唱会」等,从摄影、插画、涂鸦、影片、音乐会,甚至脸书上各式各样的创意反核照片等,迅速串连集结,其中,尤以去年三○九反核大游行,全台共有廿多万人站出来,是为高峰。

这波艺术反核行动,和过去不同的是,拜社群网路兴起所赐,创作的发语权不再只掌握在艺术家手上,而是全民可以参与、关注、表述、分享、传递的媒介,换言之,艺术家是公民,公民亦是艺术家。这是一次兼具「艺术表达」与「公共对话」双重价值的新公民运动,它重新开启公共领域的对话机制,艺术、社会与群众,在此构成一种共生的有机体,在「柔性革命」的互动关系中,展现了强大的民主美学精神。

在福岛核灾三周年之际,本刊特别制作「艺术反核,动员中!」特别企画,旅日作家刘黎儿的文章,带我们回顾日本福岛核灾之后,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作者,如何以他们擅长的表现方式,让更多人理解核能的威胁,进而宣扬废核的诉求。此外,我们也将场景拉到欧洲,看欧陆艺术家在强力破坏性的抗争之外,透过各种创作媒材,关注生存环境的问题。同时,专题也聚焦台湾的反核现场,记录并提醒,反核之路,我们还有好长一段要走。

本期封面人物,是被赞誉为「廿世纪芭蕾艺术的最高结晶」的女神西薇.姬兰。这位早已站上国际舞坛巅峰,编舞家林怀民眼中的舞者「典范」,极少接受采访,这次特别破例,在她二月四十九岁生日前几天,接受本刊的越洋电话访谈。她即将来台演出的舞作「6000哩外」,创作期间正值日本发生三一一大地震,她将这支舞作献给隔著一汪大洋的创伤土地,恰巧呼应了本期的艺术反核主题。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