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跨过了马雅历法的二○一二末日说,世界并未毁灭,但迎接我们的,是更具挑战并充满破坏能量的二○一三年。回顾过去这一年,从洪仲丘案、黑心食品、九月政争、广大兴案到大埔事件,都让人有混乱、忧惧、迷惘的感受。

对表演艺术圈来说,去年亦是不平静的一年。屏风表演班在经营高点宣布解散、营运十六年的新舞台恐吹熄灯号、华山艺术生活节将成绝响、两岸服贸协定的未止争议……也为国内的表演艺术环境,带来诸多骚动和不确定的因素。

《PAR表演艺术》杂志在编辑群总结整理后,从生态和趋势两个面向,为读者归纳出二○一三年十大值得关注的表演艺术事件和现象。

就生态面而言,文化部挂牌上路将近六百天,和表演艺术领域相关的政策,如「国家品牌表演艺术团体扶植计划」、延续文建会时期的「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表演艺术团体和场馆媒合计划」、「华山艺术生活节」等都有一定效益,但如何持续累积,宣示文化部的视野和格局,有待共同监督,持续检视。

台湾唯一一座由民间经营的专业剧场「新舞台」,因所属企业母体的搬迁,面临关门的命运,让表演场馆不足的问题,更形雪上加霜。尽管表演艺术界发起抢救行动,台北市政府也积极介入,新舞台的存废,至今仍在未定之天。另一方面,屏风表演班也因灵魂人物李国修的辞世,无限期暂停演出。没有李国修的屏风,如何继续延续?或说结束在最美的高点,才是真正的「功德圆满」?

悬而未决的《服贸协议》,其中与表演艺术有关的剧场经营,不免让人忧虑资金背后,对于自由言论的压制及避之唯恐不及的审批制度。中国市场大机会多,国内的表演团队前进大陆,面对牢不可破的体制,必须抱持相当大的决心,不过,就算有所妥协,又能有多少效益?两岸表演艺术的往来互动,若不建立公开且透明的交流平台,未来还是困难重重。

大环境纷乱变动,反映在创作上的,是艺术家对于创作价值的思索与回归初衷的探问。

二○一三年最卖座的纪录片《看见台湾》教我们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关系。这股潮流,亦出现在表演艺术中。创作者们走出排练场,或踏足城市废墟,或回返原乡,或从劳动中学习;或在部落发展创作;而地方艺术节如台南、淡水,也以在地空间人文与剧场结合,展现独到特色。除了回归土地人文,台湾现代剧场近年随著新生代剧作家崛起,以及大量读剧活动的出现,一改过去以「导演」为创作主体的趋势,也可算是「文本传统」的重返。

「微型剧场」成为近年国内表演艺术的另类趋势,如「开房间」计划、「公寓联展」、「超亲密小戏节」,虽各有不同的美学脉络与创作观点,却不约而同诉求比小剧场更小的近距离观演经验。这样的反向操作,实为对艺术创作追求量化、产业化的生态反动。同样的,台湾的音乐剧发展,不追随西方百老汇模式,而发展出「小品音乐剧」路线,光是这一年,就出现不少音乐类型多元、题材多样、让人惊喜的制作。

戏曲跨界,迈开步伐,不仅形式有更多可能,剧本取材挑战性别、哲学、社会正义等议题,令人耳目一新。不少生力军浮上台面,如台前已成气候的黄宇琳与萧扬玲,幕后的编剧刘建帼,都让人对戏曲前景乐观看待。在现代剧场,视觉艺术人才的投入,透过材质与身体、空间的思索,物件的重新定义,向感知提问、寻找新的观看与叙事,所打造出来的风景变化,甚为可观。

除了十大现象回顾,本刊也为读者选出二○一三年在戏剧、舞蹈和音乐领域最受注目的人物——舞蹈家陈武康带领「骉舞剧场」走过十年,成绩斐然;美术背景出身的导演李铭宸,在美学形式上的开创性,令人惊艳;拿下贝桑颂国际青年指挥大赛首奖的吴曜宇,初试啼声一鸣惊人,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