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舞蹈向前看」演后交流活动中,创作人思考创作本质,并激发身体状态不同的可能性。(城市当代舞蹈团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中国舞蹈向前看」 三地青年舞蹈人交流互动

第三届的「中国舞蹈向前看」于二月中举行,来自香港、珠海、台北、西安、北京、广州、南京、长沙等地共十一个作品于一个晚上演出,题材风格各异,让观众一尝中国现代舞年轻舞者的活力。演后交流活动则让创作人思考创作本质,激发身体状态不同的可能性。

第三届的「中国舞蹈向前看」于二月中举行,来自香港、珠海、台北、西安、北京、广州、南京、长沙等地共十一个作品于一个晚上演出,题材风格各异,让观众一尝中国现代舞年轻舞者的活力。演后交流活动则让创作人思考创作本质,激发身体状态不同的可能性。

第三届的「中国舞蹈向前看」于二月中举行,节目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城市当代舞蹈团合办,虽说是于情人节兼元宵节当天首演,但仍吸引到不少表演艺术圈内朋友观赏,看来大家都对现代舞新一代的编舞和舞者充满好奇。

十一个作品呈现不同风格

来自香港、珠海、台北、西安、北京、广州、南京、长沙等地共十一个作品于一个晚上演出,作品由城市当代舞蹈团艺术总监曹诚渊亲自挑选,节目的定位相当清晰:由年轻舞者创作,以肢体表演为主的小型舞蹈作品;当中有些曾经公开演出,甚至于海外参加比赛,而卅五位舞者来自不同的训练体系和成长背景,使各个作品的风格、题材、套路、关注和形式亦各有不同,让观众一尝中国现代舞年轻舞者的活力。

香港的两个作品风格迥异:《恶魔城》以街舞元素为基础,探讨人内心的黑暗面,四位舞者于空荡的舞台流离更显城市的孤寂;而《著色》则有很丰富的舞台元素,如灯光装置,舞者的人数亦最多,看见编舞在给予自己的挑战,然而有点失据在形式与主题探索之间。

后来编舞者在交流活动中表示,作品当时是在有学院资源支持下的创作,因此想尽量利用这些条件,希望能尝试最多的可能性。这些补充一方面让与会的舞评人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作品背后创作的过程和意图,同时对其他年轻编舞和舞者来说,亦可令彼此了解各地现代舞在创作上的空间和支援,如何影响作品的塑成。

思考身体状态不同的可能性

如北京《身边》的编舞者,便剖析其作品是在自己的房子内创作出来的,甚至连排练也在这房子内进行,探讨的是在狭隘的空间面对自己,作品充满都市的焦躁不安,正是当下北京年轻一代的反映。至于另外一个北京作品《阿丽娅》也许没有太强烈的「都市感」,但编舞者对个人存在状态的好奇亦如出一辙,一位看来最不像舞者的舞者,在摄影机和摄影师的凝视下自如地起舞,空灵的乐音把女子的生命鲜活呈现,是对生命的敬礼。至于台北的《浮花》则处处给观众惊喜,编舞者透过服装和动作设计,颠覆观众对芭蕾形式和性别的想像,作品精致亦有巧思。

大会的演后交流中,特别邀请了台湾艺评人谢东宁,及几位香港艺评人与舞者对话,触及了特别的课题。如谢东宁就提出,他看到作品有很多反抗的元素,不论是对形式或是存在的状态,但整体来说对身体的想像力仍是不足,他鼓励舞者可以开放更多,思考身体状态不同的可能性。

香港艺评人小西则提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引起舞者对是否被音乐牵著走这问题的热烈讨论,有舞者分享在学习时有些固定的框架可有助创作,但同时也可能窒碍了发挥的空间。讨论让创作人思考创作本质,同时亦让艺评人多了解三地现代舞创作人的状态,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互动。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