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看表演,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票价居高不下。为了刺激文化消费,北京、天津、烟台纷纷推出「文化惠民」办法,以低票价吸引人民看表演,成效不错。然而「打压」票价是治标的做法,因为不可能绵绵无绝期,而且观众因低票价而非合理票价走进剧院,长远看来对健康的文化市场消费并无助益。
刚进入马年,二月十至十四日,舞蹈表演《天涯若比邻》在北京连演五场,造成轰动。这出包含了六种世界具独特个性的舞蹈元素(印度、非洲、阿拉伯、西班牙、韩国、中国)编创出的纯粹地道、特色鲜明的舞蹈节目,同时也是一个以品牌概念推出的一系列多文化、多民族舞蹈艺术的精粹集锦,热闹、有趣,亲近一般大众,让观众在一场表演中,看到多种民族不同的舞蹈艺术精华。
高票价让人打退堂鼓
这档演出由中国东方歌舞团编创、制作,成了中国在国有院团改制之后勇敢改变制作经营的思维与做法,积极面对市场的范例。尤其在目前中国政府大力禁奢、倡导节俭的政令之下,以前由政府单位买单的那种华丽无比的各式晚会基本上已不会再出现。在制作预算受限制又有票房压力的同时,穷则变,变则通,用最低成本做出最好最受欢迎的节目,成了所有国有院团的最高指导原则。
《天涯若比邻》在二○一四开年第二轮一百场的巡演以十元至两百元人民币的超低票价开票引起议论,因为在中国看表演,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票价居高不下,一场国内自制的舞台剧经常是以一百八十至一千两百八十八元订票价,甚至座位数不过两三百的小剧场演出,也经常出现三百至四百的高票价,这对中国最高月均所得不过五、六千人民币,对表演艺术感兴趣的一般都市大众而言,确实是沉重的负担。如果一场舞台剧或音乐会的平均票价能等同于一场电影的票价,所谓的高雅艺术普遍地成为一般民众的日常消费对象就指日可待了。但这种「如果」是不存在的,原因很清楚:表演艺术的制作与每演出一次都得付出的成本,限制了它的市场竞争力。表演艺术的市场能力或生存能力必须依赖更为复杂的自发与外在的运作。
文化惠民办法刺激文化消费
《天涯若比邻》的低票价策略让人想到二○一三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不少城市都推出了文化惠民办法。北京市在九月三日启动了首届惠民文化消费季,展开舖天盖地的文化活动优惠办法,以卅元走进剧场,五元走进电影院为号召,提供三百场戏剧和两千场电影低票价,并发了一百万张惠民卡,目的在培养市民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意愿,刺激文化消费行为,并且进一步让文化消费成为时尚。这个活动历时一个半月,据统计,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总成交金额达五十二点三亿元,累计文化消费达两千六百五十四点三万人次,交出了不错的成绩。
无独有偶,天津市在九月份也推出了「支持高端演出、高端展览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通过补贴,让民众以五折的票价看到高水准的演出,第一个项目就是天津大剧院推出的马林斯基芭蕾舞团系列演出。这个补贴政策确实达到了实质效益,本来因高票价而销售迟缓的票房,因此最终让五场演出的售票率达到九成以上。
一些二级城市也同样对推动「文化惠民」不遗余力,山东烟台市政府每年补贴一千五百万元,降低剧院票价,推出「经济适用票」, 使得平均票价不超过一百五十元,约是北京、上海同类演出的一半。
中国大手笔挹注文化消费,一方面强调文化活动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艺术与市场之间的隔阂,作为政府应该要做点什么。这是好事,但同时,著力照顾尾端的消费,而对高票价现象的根源不做点什么,也是很令人不解的。「打压」票价很显然是治标的做法,因为不可能绵绵无绝期,而且观众因低票价而非合理票价走进剧院,长远看来对健康的文化市场消费并无助益。高票价是源于作品的制作与演出成本,在中国制作一出舞台作品的成本不比台湾低,演出成本更是惊人,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剧院场租,想想如何大幅降低场租或许才是一个真正惠民(创作者、演出者及观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