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榜「为人民服务」的巴士底歌剧院调高票价,引起人民不满。(谢宜静 摄)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羊毛出在羊身上 票价调整引起争议

因预算大幅紧缩,法国文化部要求国家级剧院、音乐厅想办法提高各自营收,自力更生。调涨演出票价是最直接,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结果搞得买戏票就像买火车票、机票一样,有尖峰、离峰日期及时段上的价位差别。复杂的票价调整,搞得大家怨声载道。

因预算大幅紧缩,法国文化部要求国家级剧院、音乐厅想办法提高各自营收,自力更生。调涨演出票价是最直接,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结果搞得买戏票就像买火车票、机票一样,有尖峰、离峰日期及时段上的价位差别。复杂的票价调整,搞得大家怨声载道。

预算大幅紧缩之下,法国文化部决定要国家级剧院、音乐厅想办法提高各自的进帐以支付开销,往自力更生的目标迈进,就目前复杂无解的经济危机期来说显然很合理。而各演出单位除了节流外,可以往哪里开源呢?谈赞助、扩大异业结合、整合行销都是方法,也早已行之有年,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调涨演出票价是最直接,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买戏票就像买火车票一样

以国立巴黎歌剧院(Opéra de Paris)来说,近来对票价作的调整是:一方面把最贵席位的票价往上调升,原因大抵是:已经付得起这个区位的观众口袋应该比较深,再往内挖一点大概还可以吧;另一方面则把票价依周间或周末、同日的不同场次再作区分:比方「同一个」演出在周一的票价会比较便宜,某些演出周末午场的票价比晚场便宜等等。简单说来,现在买戏票就像是买火车票、机票一样,有尖峰日期、时刻及其他离峰期间、时段的差别。剧院表示,这般调整票价为的是尽力不涨最低价位区的票价,说不定还可以调低,如果可能的话。

于是,较佳区位的前三级票价大约往上涨一成,离峰票价约比正常票价便宜两成,尖峰票价则贵两成。

这么一来引起的议论可不小,先不谈本来就存在的「各个演出间的票价差别」,早就让人觉得「将演出分等级」实在很敏感,现在又把观众之间的等级愈拉愈开,这样恰当吗?从此一等座位区跟后排观众间的鸿沟真是又宽又深,令人不禁怀疑是否VIP们即将拥有专属的洗手间及电梯来呼应他们掏出的钱呢?

这几年法国高铁经营完全私人化后竞争相当激烈,由几个公司分别包下相异车种及席位,在不同期间依早鸟折扣期、视售出状况随时调整的尖峰全价期、最后一分钟出清低价期,最后再来个「临柜买」的全价期,把卖火车票经营得像卖机票一样,好似股市般行情有高有低,搞得大家怨声载道;现在市井小民们连看场电影或演出也要小心翼翼地选日期、场次,最好再来个会员特别优待等等,不禁令朝九晚五、时间限制多多的上班族大叹:平日地铁人挤人、超市排长龙,现在乾脆周末期间就不要出门吧。

巴士底歌剧院票价调整引起争议

不仅票价调整方式引起争议,巴黎歌剧院的现任总监乔艾尔(Nicolas Joel)上位以来,将旗下巴士底歌剧院(Opéra-Bastille)当日贩售的低票价席位数大幅减少的做法也很令人不满。巴士底歌剧院从一九八九年落成时就大张旗鼓地标榜是个要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现代剧院,但矛盾的是,当时的文化部长贾克.朗(Jack Lang)并没有推动这个剧院所谓最「大众化」的部分,而是歌剧院上任总监Gérard Mortier尽全力促成的:十欧元价位的几十个看不到字幕的位置,以及「欧洲剧院传统的」当日贩售的六十个五欧元的站席。但乔艾尔到位后,不但把站席数缩减一半,还把看不到字幕的位置票价调涨百分之五十为十五欧元,而且这些位置甚至被移到大厅最上方几乎什么都看不到的地方!

近来有位记者亲身作实验,特地在一月间《魔笛》票券开售当天一早就去排队,上午十一点半开始售票,下午一点半轮到他抵达票口时,剩下的席位已是一百三十欧元起跳(最高价是一百九十五欧元)。想好好看个演出得要非常有钱又有闲,这个国立剧院离「为人民服务」的距离还真是远呢。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