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一九七四年,发迹于日本六○年代的前卫小剧场运动,被归类为「战后第一世代」的日本演剧大师蜷川幸雄,在社会运动挫败与反动风潮消退,小剧场与观众渐行渐远之际,选择了向商业剧场靠拢。蜷川的「转型」曾招致日本戏剧界激烈的批评,有人说他已是无路可走,然而鲜少人理解,此举并不意味著背叛或倒戈,反而是他坚持前卫理想的全方位探索。事实上,他以小剧场的颠覆美学冲撞、破坏既有的价值观,从商业剧场的通俗性中寻找充满生机的全新形式,打破主流与边缘的绝对美学体系论断。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解读,对蜷川来说,从小剧场到商业剧场,并非对于主流体制的臣服,亦不是美学路线的差异,而是战斗位置的改变。一如蜷川在他的自传中提及:「如果观众席当中有一千位年轻人的话,他们的身上就会有一千把刀子。我必须带著具有一千把刀子的分量,来创造我的舞台。」戏剧学者林于竝观察,在六、七○年代的日本小剧场里面,每个观众的眼睛都是一把刀子,而蜷川就是带著这些刀子般的目光,进入了商业剧场。

商业剧场,说穿了就是「通俗性」,它所建构出来的表现方法,来自于观众的感受与审美经验的最大公约数。蜷川的戏剧作品,就是将「通俗性」发挥到极致,而创造出来的全新美学。例如,蜷川风格的莎剧,就是将歌舞伎、能剧等风格化的表演程式,充分混用在西方经典的搬演中,同时在舞台、服装、音乐与导演方法的高度渲染下,竭尽所能地要将观众卷入其中。此举的目的,林于竝分析,无非是让原本属于「西方正典」的莎士比亚,更接近当代的日本的观众。

蜷川坦言,他内心常常涌现一股破坏的冲动,而这股潜伏的破坏欲望,就像是自我颠覆的革新力量,在舞台上不断寻找新的形式。比方在他的导演生涯中,共执导过十六出莎剧,每出戏隔几年就会重新搬演,而每次演出并非旧作重制而已,而是彻底的摧毁与再生。光是将在台湾上演的《哈姆雷特》,就已搬演过七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是全新的组合与诠释。即将迎接八十大寿的他,近年还推出「莎士比亚卅七部作品全上演」计划,创作力著实惊人。

繁复多变的场景、目不暇给的视觉、精准如音乐的节奏、场面调度与声光变化的紧密扣合,再加上明星卡司的加持与专业团队的大手笔制作,蜷川的舞台艺术,总是让人惊叹不已。商业与艺术如何平衡?在蜷川的剧场里,我们看到实践的可能。或许,更让人折服的是,走过半个世纪,蜷川依然像当年「安保斗争」运动中,那个在小剧场里大力抨击国家机制的愤怒青年一样,充满革命理想与战斗性格。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