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一帧帧精采的剧照,能唤起多少对戏的回忆?一段段纪实的录影,能引动多少对事的想望?一篇篇感性的文字,又能牵动多少对人的思念?也许,这些都只是人们对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对消逝中、无法改变的事实的一种表现。很遗憾地,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只能以此方式,纪念一个人,纪念一位将毕生奉献给表演,用欢笑演活台湾小人物众生相的人民艺术家——李国修。

演得好喜剧的人,一定最懂得悲伤。无庸置疑的,李国修更是个中好手。参加他「最后的谢幕」之后,我眼睛闭上,脑中浮现的就是本刊二○○五年九月号一段访谈中的片段:

问:所以李国修认为自己是喜剧演员吗?

李国修:曾经。

问:曾经?现在已经不这认为?

李国修:我觉得喜剧是我的保护色,其实我本质是个悲观的人……我的确开始用幽默、耍宝的方式来取乐我身边的朋友,每天讲笑话……

但四十岁之后,我开始进入了生命的课题,创作了《京剧启示录》,回归本来的自己,丢掉喜剧的包袱……

从屏风的历史来看,《半里长城》、《哈姆雷特》是我经典的喜剧,观众笑到无以复加……所以我必须换个位置再出发,开始改做悲剧。

说是悲剧,其实也不然,我的戏在「凤头、猪肚、豹尾」的戏剧结构下,其实包裹著喜剧糖衣……我的悲剧不是纯粹的,它有「猪肚」,生、旦、净、丑都有,里面还是包装了喜剧的成分在内。

「举悲若喜」是他的戏剧理论,也是人生观。就连他的最后一程也贯彻到底。这也是为什么他创作的戏剧,能如此贴近社会大众的原因吧。

李国修曾谦虚地说:「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但他绝不仅止于此。关于国修老师的种种,相信已经很多人谈过、写过。从剧场工作者到戏剧大师的历程,一路走来,李国修值得记录书写之处也太多、太多……我们仅能以此有限的篇幅,勾勒出这位对台湾剧场贡献良多,在舞台上永远鲜活微笑的身影。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