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焦点专题 Focus 不再短打,「长销剧」崛起!

分众经营建立品牌 演「长」未必要演「大」

长销剧制作趋势与市场现象观察

连续演出至少三周,每周至少四场次,总场次不得少于十二场,座位不得少于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就是所谓的「长销剧」,在补助政策鼓励下,已经成为这一两年最夯的制作趋势,看似优秀的票房成绩,是否表示表演艺术市场变大了,剧场的观众变多了?透过四位资深艺术行政人的观察,让我们透析此一潮流中所反映出的现象与实务问题。

连续演出至少三周,每周至少四场次,总场次不得少于十二场,座位不得少于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就是所谓的「长销剧」,在补助政策鼓励下,已经成为这一两年最夯的制作趋势,看似优秀的票房成绩,是否表示表演艺术市场变大了,剧场的观众变多了?透过四位资深艺术行政人的观察,让我们透析此一潮流中所反映出的现象与实务问题。

以往,由于中型剧场的缺乏,团队的制作规模也呈现M型化发展。近年,从诚品主办的「春季舞台」、花博的定目剧场、新光三越邀屏风、表坊、果陀等大团进驻,到鼓励申请常态演出的水源剧场,都试图打破非大即小的现状,让中型剧场的「长销式演出」成为台湾发展定目剧的折衷路线。

什么是长销式演出?根据台北市文化局的补助公告,长销式节目指的是连续演出至少三周,每周至少四场次,总场次不得少于十二场,座位不得少于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由于公部门的补助政策加上场租优惠的配套,使得愈来愈多团队看到市场的可能性,长销式演出成为这一、两年最夯的趋势。

然而,相较于过去,表演艺术市场变大了吗?剧场的观众变多了吗?逐年调涨的票价反映了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在艺文消费?团队在投入长销型演出时,如何进行评估、规画与操作?若无相关补助配套,长销剧能面对市场的考验吗?本刊特别邀来四位实战经验丰富的艺术行政人,一谈长销式演出的现象剖析与实务问题。

OISTAT国际剧场组织执行长

洪凯西:让作品回归市场机制,让制作证明自己的长销实力

因为场租减免,再加上台北市文化局的专案补助,造就这一两年长销型演出的暂时性热潮。之所以称之为「暂时性」是因为,虽然长销式演出的补助的确鼓励不少团队走出原有的创作格局,但阶段性任务已经达成,接下来应该让作品回归市场机制,让制作本身证明是否具有长销的实力,而不是公部门为了创造市场,用公家的场地和预算,投注团队资源经营商业演出。试想,如果将来没有补助,哪个团队有钱租场地一个月,做制作,大张旗鼓行销?

长销式演出原本就鼓励团队投入市场,但现在公部门和团队显然只把长销定位在延续作品被看见的机会,反而模糊了原先的策略思考。再者,场地缺乏一直是国内剧场界存在的问题。在国外,邀演有时会保留档期,评估节目属性和观众反应,做连续加演的可能性准备。国内因为每个场地满档,邀演顶多一周,热销通常也只预留一场至两场的加场空间。放眼未来,台湾北中南陆续都有新的场地落成,希望场馆与团队之间的合作机制能够更健全。

台北艺术节 行销经理

庄增荣:市场看来变大,但不一定会平移到其他剧场

经营长销剧的团队,要思考长销的意义,就等于是在销售日常用品,产品生命周期会变得较长,往往第一周的演出又特别重要,口碑影响后续的票房。作品内容发展要更能雅俗共赏,在售票策略上也更要花一点心思。

为开发更多新观众进到剧场,长销剧在制作导向上,分众成多种不同类型,一般民众因为口碑被吸引到剧场看表演,尤其在长销剧里融入音乐剧形式,再加明星演出,或是题材特殊,都吸引一般观众掏钱买票。这一两年比较成功的长销剧,例如《圣诞快乐》、《天天想你》、《新社员》。

值得观察的是,看起来变大的市场,却不一定会平行移动到别的剧场,就像喜欢日常轻松题材节目的观众,仍不太会平移流动到其他形式的剧场。分众市场有自己的口味,但他们并非有戏就看。

若以学生为主要族群观察,就消费能力而言,这两年台北艺术节的观众购票行为,学生票的购票张数约占百分之四至六;但若有票价幅度,学生购买的平均票格,往往不是落在最低票价,而是倒数的第二低票价;因此,我们推估学生的消费能力的确是提高了,不一定会选购最低的票价。

广艺基金会行销总监

杨佩芬:团队应该经营分众市场,清楚自己的定位

综观这一两年的长销型演出,一炮而红的制作还是很少,多半在票房推广上还是很辛苦,几个剧团有品牌,或剧作卡司实力坚强的作品,也多是首演后在口碑推波助澜下惊险度过。我并不觉得观众人口上有变多,反而是演出团队变多,大家一起抢夺这粥少僧多的市场。

要投入长销剧的制作,团队应该经营自己的分众市场,清楚自己的定位,更明确地锁定经营自己的消费族群,培养观众对剧团的忠诚度或对作品风格的喜好。例如,去年获广艺基金会委托创作的《新社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虽然诉诸喜爱日本次文化的观众,但在剧本风格清新的前提下,一般大众也相当能接受。年轻的天作之合剧场,不但剧场定位清楚,也相当用心在经营顶级VIP上(两千五百元票券VIP有尊荣的服务),虽然目前只是累积少量的观众,但这个做法是相当聪明且正确的。

除了行销面,我认为重要的还是专注在创作好的作品,团队能产出品质稳定的好作品,才会是最终吸引住观众的原因。演唱会、电影等娱乐市场相对于剧场在品质上稳定及规模大,观众比较能预期自己买到的是什么产品,所以尽管票价贵,大家还是抢。剧场对观众而言,常常是一场赌注,碰上不好的观赏经验是常有的事,在票价的接受度相对地就会保守很多,加上对演出场地的条件环境的评估,虽然近年团队的票价喊涨,并不代表一般大众可接受的票价幅度变大。

飞人集社剧团团长、「超亲密小戏节」策展人

石佩玉:长销型制作未必是创作者站上大剧场的跳板

团队在投入长销型演出的制作之前,必须从节目完成度、市场接受度、行销操作规画这三方面自我评估。「行销」必须提高位置在「制作」之前,开发出适合市场的节目,仔细分众找到对的观众群。如果团队看不清楚长销的目的,或者没有衡量自身的条件,很容易落入市场导向的迷思。

表面上看来,观众变多了,但这并不代表市场变大了。应该是说,在自我分众之后,团队的确创造了市场,开拓了一些新的观众群,但这些观众是否会继续留在剧场,成为重度艺文人口,很难讲,但可能性的确增加了。

前一阵子去了上海参访,发现上海广义的「艺文人口」,其实也是被创造出来的。他们在节目上自我分众,或说自我定调,有「悬疑喜剧」、「白领偶像剧」等很莫名却也一目了然的定位,介于电影/电视和舞台剧之间,观众进剧场可以边看戏,边滑手机、和男朋友聊天,台上演出非常普通,但一票难求。这也是一块市场,假如台湾团队没搞清楚分众便投入,恐成西进砲灰。

长销型制作未必是创作者站上大剧场的跳板。例如,纽约的蓝人组(Blue Man Group),一年到头票房满座,但它也没升级成大剧场。大剧场的思考逻辑与美学,跟中小型剧场多所差异,并不是制作规格放大、观众人数变多的问题而已。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