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世英雄.李陵》将昆剧〈望乡〉一折延伸,企图重新解读李陵的一生功过。(大稻埕戏苑 提供)
新锐艺评 Review

重构英雄 消解人物

李陵、苏武两人在〈别歌〉一场的对话,转换为苏武回汉朝后的视角,忽地又跳转至李陵的视角看见苏武的遭遇,或许是为了经营李苏之间的内心独白,又或像是一种刻意呈现归汉如何、留于胡地又如何的无奈,但在这样的转换上,并不能有机地让《半》剧的中心主旨清楚呈现,而消解了整出戏应有的悲壮氛围……

李陵、苏武两人在〈别歌〉一场的对话,转换为苏武回汉朝后的视角,忽地又跳转至李陵的视角看见苏武的遭遇,或许是为了经营李苏之间的内心独白,又或像是一种刻意呈现归汉如何、留于胡地又如何的无奈,但在这样的转换上,并不能有机地让《半》剧的中心主旨清楚呈现,而消解了整出戏应有的悲壮氛围……

1/2Q剧团《半世英雄.李陵》

3/7 台北 大稻埕戏苑

1/2Q于今年重新诠释二○○八年新点子剧展的旧作《半世英雄.李陵》,就戏的名称而言,将李陵在《史记》上所记载的形象攫取的非常好。今年的演出,将结尾的场名由〈归乡〉改为〈别歌〉,加入了「剑魂」一角多重改扮,并写了一曲【傀儡歌】欲强化李陵投降匈奴的抉择。《史记》与元代南戏《牧羊记》之间,有著非常大的差异,《史》为李陵辩白,然而《牧》却书写苏武的忠诚,以显示李陵的不忠,特别在〈望乡〉一折,苏李两人的辩白使李陵羞愧而逃,上海昆剧团岳美缇已有细腻的诠释。然而,1/2Q剧团将〈望乡〉一折延伸,书写李陵何以为「半世」英雄,心中又是何等无奈,但在增添了几段情节与人物之后,是否真的能够切中要旨呢?

「剑魂」的塑造  流于工具化

最初出场的「剑魂」是第一版中「李陵之魂」的重塑。在这次的演出中,重塑出出这么一个角色的缘故,无非是为改扮之需要及与李陵之间的对话。然而,这个「魂」的重构和型塑是否真的能和李陵达到有机的对话,就我认为,还是有著一大段距离。「剑魂」的出现正如其型,并没有在这出戏中留下任何的刻划,李陵内心几个场次中的纠葛中,剑魂曾多次现身,甚至试图与李陵对话,但在投掷而出的对话过程中,并未全然地碰触到「李陵为何而降」,而是如同公主的视角一般,未能完全体现降将的真实心绪,仅借由外围之事(如婚配、朝廷传来的各种消息等)的不断重述,试图使李陵放下心中的悔愧。如此的情况,仍旧规避了李陵为何而降的提问,然而创造角色进行对话的意义,或许已然不是那么的重要,剑魂一角也显得较工具性。

段落松散  消解了悲壮氛围

再则,虽然整出戏分为五个部分,但在这五个部分之中,除了〈望乡〉的段落几乎保留了原昆剧折子的样貌之外,其他的段落皆过于松散。衔接上,有穿插而入的过场,及突兀的时空转换,如「李陵碑」的过场片段,突然地加入便有扞格不入之感。李陵、苏武两人在〈别歌〉一场的对话,转换为苏武回汉朝后的视角,忽地又跳转至李陵的视角看见苏武的遭遇,或许是为了经营李苏之间的内心独白,又或像是一种刻意呈现归汉如何、留于胡地又如何的无奈,但在这样的转换上,并不能有机地让《半》剧的中心主旨清楚呈现,而消解了整出戏应有的悲壮氛围,无法抬升李陵这位英雄在力竭而降后,所面对的种种诸如误传为匈奴练兵,而遭诛族的内心悲痛,甚至是最后改易胡服的内心冲突。

「笑谈罪愆皆由天,任青史漫编。」是剧中渴望呈现的中心主旨,然而辩证是一种方法,重构人物与视角也是一种手段,或许,未来我们可以再期待1/2Q剧团,从公主的角度重新描绘,抑或是直接地刻画李陵面对现实当下的情感冲突,「半世」英雄或许能如同《乱红》中的侯方域,具有更深厚的自我面貌。

参考资料:

汪诗珮,〈经典、重诠、男戏:「1/2Q剧场」的蹊径与意境〉,收录于《戏剧研究》第十四期(2014年7月),页103-50。

剧场未来式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本单元征稿启事】

为培育发掘华文地区表演艺术类评论人才,本刊以公开方式征求表演艺术类评论,入选者即可于本单元刊出。征求评论之条件如下:所评论的作品须在台湾演出,并于首演起两个月内投稿有效,投稿作品必须为首次发表文章,包含不曾公开于平面媒体或电子(包括网路网站、部落格、BBS站、Facebook等)发表,每篇字数1,200字。入选刊登作品可获奖金NT$2,400元。投稿评论文章请e-mail至mag13@mail.npac-ntch.org信箱,主旨标示「新锐艺评」投稿,并注明真实姓名、地址、电话。详情说明请参PAR表演艺术网站(par.npac-ntch.org)。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