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剧场人的影集体验

从单纯地追剧、追偶像,到从剧集中分析剧情架构、学习如何制造戏剧冲突,甚至从中了解人生……剧场人看剧集,各有切入角度,且听他们娓娓道来——

从单纯地追剧、追偶像,到从剧集中分析剧情架构、学习如何制造戏剧冲突,甚至从中了解人生……剧场人看剧集,各有切入角度,且听他们娓娓道来——

剧场演员

程钰婷  《欲望城市》告诉我当女人可以多勇敢

我不算影集痴,看最多美剧大概是去美国求学那段时间,最喜欢情境喜剧或歌舞相关的,也会看脱口秀影集。回台之后,偶尔会看美剧但时常看几集就懒得追,剧情实在太扯,很容易就看不下去。以前,好莱坞瞧不起电视剧,认为那只是搞笑而已的次等作品,称不上艺术,但这几年很多大咖都跑去拍电视,譬如马丁.史柯西斯、凯文.史贝西。他们发现电视影像力完全不逊于电影,而且篇幅更大,可以把要说的话更完整地表达出来。

刚到纽约求学时要上口音课,老师要我们挑一部影集,跟里头角色生活在一起,去研究他们的口音。既然看影集成了功课,我当然要挑最纾压最好笑的。《追爱总动员》讲三个不同类型的男孩如何转型成男人的故事,典型的美国剧情,但实在把男生拍得太蠢太好笑。在那之前我其实很怕男生,不知该如何应对,看了影集之后才发现身边男生好像没那么可怕嘛,跟影集里的人好像差不多。

还有Neil Patrick Harris这位演员实在太讨喜了!用独特的口条和动作塑造了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外型与演技都好,还很会唱歌跳舞。导演也乐于把他的优点放在影集里,开创了一种新的歌舞表演形式,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如果《追爱总动员》教我如何看男生,《欲望城市》则告诉了我当女人可以多勇敢。典型一路拍下去、不知道拍几季才会结束的美式影集,跟《六人行》类似妳配著这些影集长大,角色跟演员几乎合而为一,主角群少任何一人都让人失落,要是宣布下季起谁要退出剧组不演,日子都要过下去。

虽然看得不多,但《追爱总动员》跟《欲望城市》绝对是我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两部影集。创作上,它们让我了解冲突之于故事的重要,剧情线要怎么画才能持续引起观众兴趣;它们甚至让我了解如何面对男生,如何当个女生。小时候看《飞越比佛利》之类的美剧是一种美国梦的想像或构筑,长大后则从影集得到创作甚至人生的灵感。我喜欢情境喜剧,除了好笑之外,看他们怎么安排冲突也是一大乐趣。好剧本里头总是充满各式各样的冲突,或明或隐但绝不只一个,角色有各自盘算或目标,彼此拉扯产生冲突,累积到最后一层层的引爆。身为演员,绝不能只演出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接著一个,一个包著一个。

剧场导演

叶志伟  看日剧看到想作剧场职人剧

我从小追日漫、动画和卡通。我对人体骨骼认知是从《七龙珠》学的,《神剑闯江湖》则给我布局和构图的灵感,可以说是从小就被日本文化喂大的孩子,影集当然也是日剧看得比较多,比较容易投射、共鸣。我从高中开始画漫画、参加同人志,因为居住的北港比较乡下,还会特地跑到嘉义市买日剧光碟。跟班上其他喜欢日漫的人相比,我算蛮特异独行也钻研较深的,甚至同学每有日本相关问题都会问我。

日剧有太多可以讲了。譬如以消防员、品酒师等,大家听过但不一定遇过的特奇职业为主题的职人剧。同样题材如果换成台湾偶像剧,基于收视率等考量,大都将爱情线当主线,职人只是点缀。但日剧花大篇幅去描述职业细节,譬如宫藤官九郎的《虎与龙》,把落语的次文化和剧情天衣无缝地融合。戏里有亲情,当然也有爱情,还能让你深入了解落语师这职业。我高中念理工,同学现在都是工程师、药师或医生,也想试试看以他们为主角,做剧场版的职人剧。

以前看日剧主要是追偶像,通常会有一些很强的配角演员搭呈现本色就好的偶像演员,演员各有属性特色,不同日剧会看到不同搭配,很有趣。后来,我开始追脚本家譬如宫藤官、古泽良太,开始思考如何在剧场铺排出系列作,如何做SP。日剧是一层层的,一系列大概十一集,有一个大主题,每集又有一个小主题,通常前三集在铺排,第四集之后开始进展到大主题但没著力太深,最后两集再来下重手。我现在会用比较分析的眼光去看,剧情的前因后果公式怎么算,漫画、小说、动画要怎么改成电视,甚至同个系列作品的电视与电影有何差别,从中学到很多编剧技巧。

剧场暨影视编剧

冯勃棣  影集像人生 一天一天慢慢过

我没有特定追哪国的影集,大家都推荐的《新世纪福尔摩斯》、《纸牌屋》等,我都会找来看。因为曾在电视台工作加上自己也写电视剧的缘故,时常会被指定必须去看某些影集,美、日、韩剧都有。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豪斯医生》与《绝命毒师》。当时接了个医院剧的案子,为了做功课把《豪斯医生》一鼓作气看完,办案中带出人性辩证,有点像医院版的福尔摩斯,从此就开始看美剧。《绝命毒师》我从一天一集到一天四集欲罢不能,人物设定很棒,看一个人如何从高中老师慢慢变成跨国大毒枭,只有影集拍得出之中的细腻转折。影集很像人生,一天一天慢慢过,一件事发完接著是下一件。舞台剧通常比较抽象写意,电影碍于篇幅必须跳跃,但电视剧很像人生,慢慢的。写剧本很容易在不知该如何著手或自觉不重要的地方跳跃,从A一下就跳到B,只因为想要B这个结局,至于A怎么到B的就算了,但影集必须仔细描述转变的历程。

身为编剧,看到好戏很难不参考。舞台剧语言比较像诗,可以乱对仗非日常,可以很有设计感,但电视剧不太能这样写,自己平常不会讲的话就不要给角色讲。电视剧的基本假设是,就算你去上厕所漏掉一段甚至漏掉一集,也还是可以接下去看,所以必须把一切写明白,语言很重,设计剧情的方式也跟剧场不一样。所以影集给我的写作养分主要还是应用在写影集上,舞台剧是另一回事。

台湾制作公司的眼界和勇气实在跟他国有差,不敢冒险,只会复制成功案例的表象,但不懂得复制精华。之前有人想做《半泽直树》,真的就是把人家角色树状图画出来,把人名全部改成中文就算改编完了,故事架构大同小异,怎么会好看?台湾公司喜欢边拍边写剧本,有时为了收视率或预算考量,就算是很不错的题材也会被删得乱七八糟。譬如美剧《生活大爆炸》(另译《宅男行不行》),人家愿意花钱请一堆专业科学家当剧本顾问,相较之下,台湾影视制作还有一段路要走。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