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所写的昆剧经典《桃花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结合与分离,带出南明的兴亡、流离乃至覆灭。此次制作将当代两种改编并置,一是1/2Q剧场的《乱红》,让昆剧与歌仔戏同台,两种声腔相互叠加,如镜像关系相互诘问,突显内心挣扎,点出文人「自我形象的认同」的主题;另一是江苏省昆剧院《桃花扇》,将侯方域心归何处当成主轴,写他面对情爱节操的抉择。两种改编,问的都是文人出处进退的自处之道。
【桃花.乱红】传奇文本的经典与当代
《乱红》
12/10~11 19:30
《桃花扇》
12/12 19:30 12/13 14:30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INFO 02-27849730转585
《桃花扇》为明清传奇中的名作,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孔尚任,苦心经营十余年,写成于一六九九年,时清朝已经扫平所有反清势力。孔自承是以春秋笔法写戏,褒贬人物,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离合,带出南明一代兴亡、流离乃至覆灭。剧中许多情节为历史真实存在,如史可法领三千残兵死守扬州,又如一般被视为权奸的阮大铖作戏曲《燕子笺》。许是政治题材冷硬,情爱只是衬托,加上结构严密,支线歧出,较难抽出单独的出目演出,《桃花扇》被改编搬演的次数相对较少。
侯方域为史上极富才名的明末四公子之一,与李香君以扇定情。新婚之夜,香君得知妆奁为阮大铖所赠,愤而当场扯掉钗环。两人为奸佞所迫,天涯分隔,香君为侯郎、家国守节,坚拒入宫,不惜血溅扇面。后此扇为杨龙友勾勒,将残血点染为桃花。
1/2Q剧场《乱红》 探问文人的内在纠结
1/2Q剧场导演戴君芳独具慧眼,不与历史政治事件缠绕,而抓出侯方域改易服色后的「文人精神困境」为核,创作出实验昆剧《乱红》。昆剧小生杨汗如著明代服饰饰演侯方域,又请歌仔戏小生李佩颖著清装留辫饰演镜中人,两种声腔相互叠加,如镜像关系相互诘问,突显出内心挣扎,点出文人「自我形象的认同」的主题。又创发优人一角,串演原剧中各色人物,对应表述原剧庞大的结构,由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吴双担纲,于二○一二年首演时,回响极大。
戴君芳和沈惠如、朱挈侬一起工作出剧本初稿后,邀请剧作家施如芳加入,创写镜中人的歌仔戏唱词并重理结构。戴君芳在邀请的电邮中,特别点出可以从「悔」字切入,侯方域在降清之后,将书斋定名为「壮悔堂」,反省自己年少时的嚣张轻狂,今值壮年唯有悔愧追忆。深掘侯方域那种虽后悔但又无法有所作为,「无用又停顿」的状态。
昆曲是极为文人化的剧种,文人关注的兴衰败亡令施如芳觉得「挺讨人厌的」,在巨大的历史叙事中,「人的价值」总被轻视。「小我才是现代人关注的,」施如芳说,「中国历史是文人写出来的,而且常是后代文人为当朝权力需要而写。没有人因为拥有历史盛名,就值得为他写个剧本。我在意的是生命挣扎时的折痕,人物的『执念』,在意他晚上睡不著在想些什么。」
施如芳以「文人书写,既是寄托身世,却也是逃避现实。」为重心,以镜中人的眼光,在桌前提笔,向侯方域与阮大铖发出疑问与轻嘲,探问「到底有什么好写的呢?」侯方域有悔愧欲书,而阮大铖则引出搬演《燕子笺》的情节,「我必须要给阮大铖这样的人物一个自白的空间,文人很可怜,连写戏都怕后世评,这是很焦虑的。」
李香君彷若此剧中唯一的英雄。借镜中人之口,引入了夸父追日、最终力竭投杖化为桃花林的典故。李香君与夸父均因执念而亡,生命终点都有桃花映衬,「桃花本是英雄种」。美人情操是一抹丽色,一点儿,就很亮。
剧末,镜中人如旁观者般地评点观看侯方域,将时空引回侯年少时沉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还未涉官场的初心时刻。在乱红如雨落的迷离意象中,侯方域与镜中人仿佛双双来到了桃林,两人相顾,不知对面是何人。「中国哲学中,较无超越的价值,将回到初衷,放在终点,或能勉勉强强安慰点什么。」施如芳说。《乱红》由侯方域壮年悔愧中起手,结在他尚不知事的年少,最终交代史实,清顺治十一年,侯得中副榜三年后,抑郁而亡。
江苏省昆《桃花扇》 以侯方域心归何处当主轴
由南京江苏省昆剧院制作的《桃花扇》由张弘编剧,放弃了大兴亡视角,不批判侯方域降清,而将其心归何处当成主轴,写侯方域能言却无力行动的窘困,将之重编成一出完整大戏。
一九九一年首演时,侯方域一角最初由石小梅原创,现在交由弟子施夏明担纲,李香君则由单雯饰演。施夏明具有一种独特的清癯冷冽气质,不似某些小生演起爱情戏显得流气。单雯年芳廿五岁,生於戏曲世家,从小在昆剧院长大,后拜张继青为师,扮像嗓音皆极为出众。
此戏结尾,极有韵味。李香君与侯方域为时代拆散。侯方域见史可法投江,回顾一生,无法面对自己,听到晚钟之声,而决心于栖霞山入道。香君一路寻找侯郎,也来至此,听见观中传出歌声,直觉是情人,正欲推门而入,又想侯郎「素有抱负,雄心未酬,此时不在岭南就在闽北,不在粤东就在赣西」必定还在为反清复明的大业奔走。侯方域隔著庙门,听到香君之言,惭愧至极,无颜相见。香君则继续追寻她心中理想的侯郎……
张弘曾如此自剖:「侯方域的清醒,在于他看到了南明的灭亡已无可挽回,而这种清醒,导致了他的消极;李香君不可能像侯方域那么了解大势的变化,她的盲目,使她像忠于爱情那样去忠于一个行将逝去的朝代,然而却把她的精神世界推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社会,造就了两个矛盾的个体。」
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当代舞台,两样呈现,复调重唱。问的终究都是文人出处进退的自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