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生泰斗王金璐(右)指导国光剧团青年演员盛鉴演出《����蜡庙》 中褚彪一角。(刘振祥 摄 国光剧团 提供)
现象视察 最PAR!/现象视察

把手问明

侧写京剧武生泰斗王金璐

王金璐本身主宗「杨」派,但整个教学过程中,仍视学生特质因材施教,并非只专一个路数。他强调剧艺不仅仅在于身手漂亮,更重要的是掌握戏味,戏味就是需要不断投入,去找寻角色最佳的表现形式。

王金璐本身主宗「杨」派,但整个教学过程中,仍视学生特质因材施教,并非只专一个路数。他强调剧艺不仅仅在于身手漂亮,更重要的是掌握戏味,戏味就是需要不断投入,去找寻角色最佳的表现形式。

国光剧团「爱上京秋绝色」公演

时间:9/25~9/30

地点: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

剧目:常胜将军、瑜亮斗智、凤还巢、打金砖、战宛城

大陆梨园界有个传奇人物,曾活跃京剧舞台廿余年,在一次演出中,从舞台上重重摔下,不仅摔成瘫废,还几乎摔碎了他的舞台梦。扎上钢靠,支撑著下塌的腰,四十岁的王金璐面对医生的宣判──从此不可能再回到舞台,大夫留下一句劝话:「教学生吧,还能多留传。」十载岁月荏苒而过,王金璐拖著半条命的身子,以强大的意志力量,驱使身躯肉体再度听话。未料此时文化大革命开始,风火摆荡了十年,因此他总共等了二十年,才重新站上舞台。

王金璐传奇的一生,两岸咸知。台湾有不少京剧武生演员慕名到北京,为的就是要向这位人称「武生泰斗」的王金璐请益学戏。今年八十有三的他,正式拜师手把手的入门弟子有三十人,当中不乏杨少春、叶金援、赵永伟等京剧知名演员,甚至还有日本能乐名家。为能让团员亲炙其艺,国光剧团今年暑假特别邀请王金璐过来,展开一系列以「京剧武戏之美〜武技、武艺、武情」为名的教学展演特训计划。

手把手加倍累积功力

师从马连良、李洪春等大师,王金璐学戏与教戏的「路」都十分讲究,没得马虎。听闻台湾学戏都是靠录影带中的「录」老师,他笑称自己也是个「璐」老师,只是此「璐」非彼「录」。他本身主宗「杨」派,但整个教学过程中,仍视学生特质因材施教,并非只专一个路数。他强调剧艺不仅仅在于身手漂亮,更重要的是掌握戏味,戏味就是需要不断投入,去找寻角色最佳的表现形式。像国光办的短时间密集训练,当然难臻大成就,但是王金璐认为主动权还是在学生手里,他说,一个演员如能具备戏迷票友的飙戏精神,就一定能有出息。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是他教学的能量来源。戏就是要细磨才能磨出戏味,为了一个台步,他会让学生在客厅里跟在自己身后学著练走,来回走了一趟又一趟,一个眼神的讲究、气韵的把握,丝毫不放过,走得师徒二人满头大汗,直到他认为可以了,方才下课罢休,往往一个台步练个一年半载,才让上台。像这样手掰著手教徒弟,累得浑身是汗的情景,在王金璐家中经常可见。对他而言,手把手教学有如乘法效应,可加倍累积学生功底。

见缝插针勤练功

学生中有人跟他反映,平常行程忙碌,排戏都占了大半时间,根本罕有时间练功。王金璐要求大家发挥见缝插针的精神,无时无地不练。他提到自己在家中,也是边劈腿、边切菜;即使坐个公车,没有座位时,站著可以练单脚金鸡独立功,有位子坐下时,也可以低头练眼神做表。王老师活到这把年纪了,还坚持练完功再用膳,因此他以八十高龄,尙能做出武生动作中抬腿直劈的朝天蹬,绝非偶然。

与国光团员朝夕相处月余下来,王金璐认为剧团整体的素质可用京剧行话「一棵菜」来比喻,亦即角色齐备,演员平均水准不错。所以他选定排练几近失传的《����蜡庙》一剧,以排戏代替练功,实地发挥教学示范的长处。除了说戏,他也亲身示范,再高难度的动作,都做得轻松漂亮,让后辈们看得咋舌,只有加紧脚步,亦步亦趋地把动作精准完成。—个上午排戏练功下来,团员多是汗湿襟衫,却也直呼畅快。

王金璐做人家的师父,强调「明」师要比「名」师来得有用踏实,故师父不一定是要有名,但绝对是要明白清楚的。由他担任艺术指导的「爱上京秋绝色」秋季公演,可以让我们一观「明」师如何出高徒。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