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的声音》(时报出版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走过、聆听 从陌生中找回脚下土地

每个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个地方的「声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的声景,也会不一样。《土地的声音》作者陈百文骑机车走过台湾大小乡镇,录制沿途的声音,重新与土地、环境发生关联,透过文字与声音,读者可以用另一种陌生的感官经验「旅游」,与这方岛屿建立新的认识关系……

每个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个地方的「声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的声景,也会不一样。《土地的声音》作者陈百文骑机车走过台湾大小乡镇,录制沿途的声音,重新与土地、环境发生关联,透过文字与声音,读者可以用另一种陌生的感官经验「旅游」,与这方岛屿建立新的认识关系……

想像一下,在台湾某个大城市的某个稍高的地方架设一台摄影机,拍摄这一百年来的变化。然后,把这一百年的影片缩成一小时的长度,供人观看。那么,地景变化的幅度必定很惊人:树林与荒地快速消失,沟渠被覆盖,塘埤起高楼。

种种「地景」(landscape)的变迁,往往伴随著对未来的憧憬,或是勾起对消逝事物的惋惜。然而,我们不太意识到,「声景」(soundscape)变迁的速度又是千倍、万倍于地景的变迁。因为声音从发出的那一刹那,就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走向消失、逸散。正如每个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个地方的「声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的声景,也会不一样。譬如,拆除忠孝桥引道的工程声音,只存在于某一段特定的时间,错过了,就不可能重现。当我们试著用听觉来感受环境,一个总是存在于我们四周,但也总是被我们所忽略的面向,就会慢慢开启。同时,现代人还占了一个便宜,透过手机、录音笔等设备,保存声音成了如此方便、廉价的一件事。

另一种「公路纪事」  或是另类旅游书

「一位电台女成音师,独自骑著档车、载著收音器材、睡袋及帐蓬,一路走过台湾大小乡镇——沿途搜集『土地的声音』,探索记录属于这座岛屿的特有基因。」在李百文的《土地的声音——听见台湾最美好的人.事.物》封底的这段文字,清楚交待了这本书的内容。

你可以说这本书是另一种形式的「公路纪事」,作者陈百文脱离了原有的生活轨道,连同它所提供的安全感、可预期性,还有它带来的长期伤害、沉闷、窒息,回到故乡,又离乡上路,用自己之前习得的技能,透过录制沿途的声音,重新与土地、环境发生关联,重新累积生命的意义。

你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另类的旅游书。一章就是一轨,对应到泰安火车站、梨山、台西、嘉义、大仙寺……等十一个地方,有文字的呈现,也有声音的记录(透过随书附赠的CD)。有些是为人熟知的观光胜地,有些则否,但不论熟悉或陌生,作者笔下都呈现了某种陌生感。一方面是因为作者选择了一种不那么依赖视觉与味觉的旅行方式(对比于许多旅游书著重在「看到什么」与「吃到什么」),在打开听觉的同时,也使得书中充满许多感官细节的描述。另一方面,作者选择了摩托车为交通工具,随身携带睡袋与帐蓬,每天的预算只有几百元。这决定了旅行的方式与内容,更多地捕捉到各地的独特声音。这样的声音与叙述,对很多人来说反而是陌生的。

全球化不仅影响地景  还有声景

《土地的声音》提醒了我们,全球化深入生活肌理的程度。全球化不只是便捷的飞航,也不只是在附近就买得到知名品牌而已,它深刻影响了地景,还有声景。这股巨大而静默的力量抹平了许多差异。所谓国际城市热闹的市街,充斥了全球知名的精品店家,提供了一种熟悉感,以及令人舒适的麻痺。离全球化愈近,离土地就愈远。反之,离全球化较远,离土地则较近。离土地近,是个美德,也合乎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但贴土地贴得太近,也有危险。如果没办法把日常、琐细的事件咀嚼出滋味,文字就会太「水」。文字可以随兴,可以随意,但不能随便。《土地的声音》的文字有点水、有点随便,少了那么一点打磨,没那么耐读。

这么说并非意在批评,而是寄望于这段经历、以及用听觉来认识环境的习惯,在日后会淀积转化成其他的作品。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