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当年是以「概念歌舞剧」的制作方式完成。(宽宏艺术工作室 提供)
焦点 焦点

发烧竞选上舞台

《歌舞线上》的成功与不断刷新当年的演出纪录,有如燎原的星火延烧,从外百老汇「起义」,从而改变了主流音乐剧的形式,是音乐剧史上一个不可抹灭的里程碑。

《歌舞线上》的成功与不断刷新当年的演出纪录,有如燎原的星火延烧,从外百老汇「起义」,从而改变了主流音乐剧的形式,是音乐剧史上一个不可抹灭的里程碑。

说唱舞一体,淋漓尽致

百老汇音乐剧在《西城故事》、《窈窕叔女》之后渐渐走入瓶颈,六〇年代中期虽然也有些不错的佳作如:《我爱红娘》、《屋上提琴手》等,但形式上并未见新意。七〇年代开始,英国音乐剧抢滩美国市场,《孤雏泪》就是最佳的例子,幸好美国音乐剧场界仍有史蒂芬.颂翰(Stephen Sondheim)与哈洛.普林斯(Harold Smith Prince)仍努力不懈地寻找美国音乐剧的新生命。《歌舞线上》的创意、导演及编舞家麦可.班尼特(Michael Bennett)的掘起就是颂翰与普林斯一手提拔出来的,班尼特早期为音乐剧的舞群之一,直到为颂翰的《伙伴们》Company、《愚人们》Follies编舞,因获得东尼奖因而成名,并与同为导演及编舞家的杰洛美.罗宾斯(Jerome Robbins)齐名于百老汇剧场界。

其实《歌舞线上》「说唱一体」的说故事型态并非班尼特首创,早在一九四三年编舞家迪米尔(Agnes de Mille)即在罗杰斯与汉默斯坦的音乐剧《奥克拉荷马!》中,以一段群舞表达主角内心情境的变化;一九七五、一九六四年罗宾斯在《西城故事》、《屋上提琴手》里更将舞蹈在音乐剧里发扬光大,使得音乐、舞蹈与戏剧一气喝成;三者皆不再像过去的「为唱歌而唱歌、为跳舞而跳舞」。到了颂翰与普林斯的《伙伴们》、《愚人们》时,班尼特得到机会将得自罗宾斯的启发运用在自己的编舞里。在《歌舞线上》班尼特终将这说唱舞一体的说故事技巧发挥到极致,让作品与其演员融成一体,不需要明星,它已能够独自发光。

群戏演员,没有光环的绿叶

一九七四年初,班尼特本想以《歌舞线上》反应当时的政治话题,以「水门事件」为题材,但他的前妻、也是挚友堂娜.麦凯妮(Donna McKechnie,后来成为《歌舞线上》首演之凯西一角,并以此角色获得东尼奖)提醒他:「(演员们)期待的是一种单纯的剧场热情的表现,他们只求有机会上台演出、成为主角的绿叶,同时享受躱在后台暗地里批评导演的快感。」直至今天,不论中外的群戏演员们依旧如麦凯妮所言,凭著一股对剧场的热情继续做著没有光环的「绿叶」角色。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班尼特与二十四位舞者,以十二小时马拉松式的谈话为《歌舞线上》的创作揭开了序幕。不少舞者来自美国中西部小镇,在贫困或坎苛的童年里,他们梦想著以剧场生涯逃离现实中的不幸;然而生活在绚烂的曼哈顿却是一连串的失望与打击;大部分人都得另谋兼职以度过「没有戏可演的日子」:酒店调酒师、超市柜员机收帐员、快递送货员、小学代课老师等等。而本剧编剧尼可拉.丹第(Nicholas Dante)早期在音乐盒歌舞剧场(Jewel Box Revenue)的反串秀,即成为《歌舞线上》的一段高潮戏:保罗的「反串秀生涯独白」。

讽刺的是,剧中两位重要的角色保罗与凯西的首演演员山姆.威廉斯(Sammy Williams)与麦凯妮在离开《歌舞线上》后,并没有因为成功的演出而一飞登天,前者在现实生活里成为花店老板,后者为职业足球队训练啦啦队。这全归因于群戏的演员或舞者的可取代性太高了,只要「基本功夫」具备,任谁都有机会上台,不论男女都可任意反串演出,无形中也削弱了他们的舞台生存空间。

全力以赴,只为雀屛中选

《歌舞线上》的舞台由三面立体三角形的景片组成,景片一面全为黑色(影射剧场)、一面为镜子(影射排练室)、另一面为贴银的背景。舞台中下方有条白色的歌舞线(chorus line)与台缘平行,每个想在舞台上表演的人都得站在这条白线上,接受制作人、导演、编舞家等人无情的考验。全剧从演员们以号码代替名字出场开始,随后二十余名甄试入选者得以名字(不论真名、假名、绰号均可),以及与脸相同比例的大头照亮相,并向导演口述自己成长经验与经历;最后每个人对入选的八个名额定(四男四女)无不卯上全力,只求「雀屛中选」(选曲I Hope I Got It)。而导演所要的八名舞者却是:除了有出色的舞技外,八个人站在一起能相互匹配、外加一点点表演技巧。听起来不像是什么重要角色,却是这群舞者梦寐以求的机会,只因为热爱舞蹈。

《歌》剧中初试入选者各自有参加甄选的动机:麦克从小看姊姊跳舞,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可取而代之;席拉想为母亲一圆首席舞伶梦、贝贝为了舞伶美丽的形象而爱上芭蕾、巴比为引起父母的注意尽做奇怪的事,例如跳舞;新婚的亚伦与克莉丝汀恩爱相随,为夫的只为协助美丽的妻子突破唱歌的障碍;娇小华裔女孩王康妮受制于外型,三十好几了仍演少女的角色;黛安娜不服气戏剧老师的调侃,特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茱蒂「舞功」高强、可惜长相平庸,在整容手术后总算能挺胸迎向演出机会;凯西则是演技突出却得不到演出机会的好莱坞中牌演员,回锅剧场争取无名角色的演出机会;保罗舞技突出、深得导演重视,却有段难言之隐:他以反串秀起家。班尼特以甄选舞者的一段过程让观众了解,在舞者演员们亮丽的舞台演出背后,除了乾了又湿的汗水外,还有深沉不为人知的泪水。

《歌舞线上》的成功与不断刷新当年演出的纪录,并不是靠强势宣传,也不是所谓「一炮而红」;它有如燎原的星火延烧,从外百老汇「起义」,从而改变了主流音乐剧的形式。虽然班尼特没有像罗宾斯有数十出代表作,他的影响力也与其歌舞演员随著《歌舞线上》退出百老汇剧场而逐渐褪色,然而他仍旧是音乐剧史上一个不可抹灭的里程碑。

 

特约撰述|邱瑗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来函照登

拜读贵刊元月号,余炎先生大作《侏儒与巴哈》,深感余先生确是一位艺术行家。多慢的巴哈才能承载低重心的太极导引动作,的确是林怀民先生编作《水月》时的严重关怀。他试用不同版本的演奏,甚至放慢。最后,他选定麦斯基(Mischa Maisky)演奏的《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演出时并未放慢速度。

感谢余炎先生的关切,并颂

编安

春安

叶玟玟

舞团经理

一九九九年一月八日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