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时节,各剧院会应景推出「嬉闹剧」,从童话改编的剧情相当老少咸宜,也是大人小孩重要的节庆娱乐之一。而「嬉闹剧」的票房盛况,是否能够延伸到其他的演出上呢?相关剧院如何吸引「嬉闹剧」观众也来观赏其他类型演出?或许结合艺术家创作的「嬉闹剧」或其他演出票券的促销方案,可以尝试……
时序迈入十二月,即将迎接耶诞节到来,此时戏剧表演也是英国人耶诞不可或缺的风景之一。除了小学里让学生排练演出、阖家欣赏的耶稣诞生剧(Nativity play)之外,不分年龄、适合举家前往的节庆活动,还包括嬉闹剧(Pantomime,俗称Panto)。常见的嬉闹剧剧目往往来自童话,如「小红帽」、「阿拉丁」、「迪克.惠廷顿与他的猫(Dick Whittington and His Cat)」等许多英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特别的是,剧中的男主角传统上也会由年轻女性反串。此形式的演出悠久,不但可以一演再演,还可看到顺应潮流所做的改编,保证都让大人小孩有个愉快的夜晚。每年年底至隔年二月,除了嬉闹剧外,亦有许多固定的舞蹈节目,如「雪人」、「胡桃钳」,或是「马戏之夜」(La Soirée),可说是成为搭配节庆的定目剧。
嬉闹剧观众多 如何引导到其他演出?
就伦敦的嬉闹剧而言,演出场地往往不在众多观光客流连的西区商业剧场,多半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小型剧场中,票价也较为便宜。看场嬉闹剧对不少英国人而言,也成了度过佳节的仪式之一,觉得少了它,就不像过耶诞节。比起许多正襟危坐的剧场演出,嬉闹剧不仅常有夸张的服饰与搞笑情节,剧情中还安排与观众互动,带动热闹的气氛,例如观众提示大喊:「坏人就在你背后!」或是一起对受挫的角色表达安慰。
《卫报》的剧评Lyn Gardner日前便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剧院要如何让看嬉闹剧的观众不只在耶诞节来呢?」文中指出,既然每年嬉闹剧的票房长红,许多人将此视为佳节必备,那他们为什么不看剧场的其他节目、成为常客呢?如果观众直觉认为嬉闹剧合他们的胃口,那为什么其他演出不行呢?
在原文中,Lyn Gardner提出的可能解释是:包括受补助剧场的众多剧院在内,嬉闹剧被当成是平衡收支的制作,在未必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没有将它规划在整体的艺术走向和观众开发中;如此便造成嬉闹剧与剧场其他节目失去连贯性,连带地,也使得嬉闹剧与其他制作的观众成为不同的分众。尽管如此,依旧有剧场认真看待嬉闹剧制作,放手让较为前卫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也赋予嬉闹剧不同的面貌。
搭上圣诞列车 票券也可促销
由此看来,娱乐与艺术性未必不能相容,端看剧场经营者以及制作人如何看待这有著浓浓英式传统的阖家盛事。如果让观众能够受到某位编剧或导演的嬉闹剧作品吸引,进而想尝试该团体或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未尝不是吸引更多人尝试不同作品的好方法。
如何拓展观众群、吸引更多人进剧场,向来是剧场行销及经营的重要课题。每到年底,亦是许多公司发放红利、举办耶诞餐会的日子,对于剧场而言,鼓励企业将欣赏嬉闹剧、马戏演出和派对结合慰劳员工,也是销售团体票券、吸引不同观众的好机会。佳节将近,除了嬉闹剧之外,伦敦剧场协会也连续多年在此时推出联合优惠,鼓励观众买票或是戏剧礼券当耶诞礼物,促销一二月淡季的节目场次;亦有西区商业剧场曾在耶诞节次日的「节礼日」(Boxing Day)推出折扣票券,让民众可以抢便宜。节礼日向来是英国各卖场百货举办折扣促销、出清存货的日子,剧场利用这机会出清票券,亦是行销新招。在看完了令人哈哈大笑、忘却烦恼的嬉闹剧回味无穷之际,或许顺应时节、来得刚好的促销,正是让人想尝试不同演出的契机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