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芬兰的指挥家暨作曲家沙隆年,以令人赞叹的音乐才华征服世界乐坛,除了创作、指挥,更积极与科技合作,让古典音乐的触角延伸至多媒体艺术,并协助发展iPad应用程式The Orchestra,透过新科技邀请年轻世代踏入古典音乐的美丽国度。这次再度访台,将带领英国的爱乐管弦乐团,踏上台中国家歌剧院舞台,带来两首理查.史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017 NTT-TIFA沙隆年与英国爱乐管弦乐团
5/11~12 19:30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INFO 04-22511777
芬兰,一个遥远的境土,充满神话、布满森林的千湖之国,首都赫尔辛基更是地灵人杰,自十八世纪起就有十分活络的音乐风气,从室内乐到歌剧的多元呈现,已然成为重要的日常活动,再加上音乐教育的深耕推展,十九世纪创立的「文化与教育协会」(Society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及赫尔辛基交响乐团,到了西贝流士(Jean Sibelius)的手中,更是将这个民族的独特人文精神推向最高峰。
北国音乐才子 国际乐坛绽放光芒
半个世纪后,艾萨-佩卡.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这位生于赫尔辛基,原本主修法国号与作曲,之后毕业于西贝流士音乐学院的指挥家及作曲家,承袭优良的音乐传统,继往开来。一九一九年以带领芬兰电台交响乐团开启职业指挥家生涯,之后于国际乐坛履创佳绩。未及耳顺之年的他,现任洛杉矶爱乐的桂冠指挥、英国爱乐管弦乐团常任指挥,同时也是纽约爱乐的驻团作曲家,并与前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Berwaldhallen)总监麦可.特登(Michael Tydén)及指挥家葛济夫(Valery Gergiev),共同创办了「波罗的海音乐节」(Baltic Sea Festival),每年八月于斯德哥尔摩及邻近地区举行,期间邀请著名的音乐家共襄盛举,发扬波罗的海地区特有的音乐传统。
沙隆年曾获多项大奖,如一九九八年获法国政府颁授艺术及文学勋章,二○○三年获西贝流士音乐学院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二○○五年又获颁授赫尔辛基勋章,亦获《美国音响》杂志选为「二○○六年度音乐家」。此外,在作曲上的成就更是令人惊艳,曾于二○一二年以《小提琴协奏曲》荣获美国路易斯维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葛洛麦尔奖」(Grawemeyer Award)的音乐创作奖项。
同行不相忌 为当代作曲家发声
沙隆年除了投入创作及演出传统古典曲目外,更积极为当代作曲家发声,许多新作皆在他的指挥棒下「初试啼声」,如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为电子小提琴及管弦乐团所写的《大南方岬的达摩法》The Dharma at Big Sur(2003)、约翰.科里利亚诺(John Corigliano)《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1998)、阿福.佩尔特(Arvo Pärt)《第四号交响曲》Symphony No. 4, Los Angeles(2009)、卡雅.莎里亚荷(Kaija Saariaho)的歌剧《妈妈雅德莉亚娜》Adriana Mater(2006)等等,皆传为佳话。
除了为当代新作首演之外,沙隆年对于挖掘前辈作曲家束之高阁的旧作亦不遗余力,譬如在今年二月才於伦敦首演了斯特拉温斯基(Igor Stravinsky)生前并未付梓及演出的作品《葬礼的音乐》Musique Funebre。这是史氏为纪念其恩师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sakv)所写,为史氏年轻时的创作,这令同样身为作曲家的沙隆年感同身受,格外振奋,也很惊讶,他分享道:
「当我获得斯特拉温斯基的曾孙女玛丽亚.斯特拉温斯基女士的允许让我们在欧洲首演,并拿到《葬礼的音乐》的电子版乐谱时,那是很难忘的一刻!欣喜若狂之余,也对此曲感到惊讶,因为他的老师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对他的影响无庸置疑,但在这部作品中竟也可找到华格纳《帕西法尔》Parsifal及《崔斯坦与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第二幕的影子。从《斯特拉温斯基回忆录》Stravinsky's Memoirs得知史氏本身并不欣赏华格纳的风格,并大肆批评,所以在这部作品里看见史氏使用绵延不绝的旋律线,与华格纳作风相近,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话说回来,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会随著生活经验及所处的环境而产生变化,斯特拉温斯基更是如此,这首《葬礼的音乐》与他之后的创作风格就相距甚远。沙隆年说到:「这绝对是史氏发自内心、本乎情的作品,音乐充满感伤的情绪,我相信每位听众都可以感受到他当时对恩师离去的不舍及伤痛,但我们仍可从这首曲子中找到很多之后的音乐元素,像是和声的风格,当时可能还是在尝试阶段,可从这首曲子中看到他的某些作曲技法的雏型。」
由作曲家的观点去看另一位作曲家,更能清楚了解创作风格的养成及思考脉络,与自身的经验相印证。
不管创作或指挥 最重要的是让听众进入音乐中心
不久前,沙隆年才刚完成了为马友友所写的《大提琴协奏曲》,在今年三月与芝加哥交响乐团进行首演。马友友与他相识多年,亦多次合作演出过不同的曲目,如德弗札克、萧斯塔可维奇、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ławski)等作曲家的大提琴协奏曲,至于说与老朋友演奏自己的作品,沙隆年认为:「这是我们在音乐上的合作的自然延伸,老实说,我觉得跟他一起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是没有两样的。演奏古典音乐跟新创的音乐,就像是读今天的报纸跟读上周的报纸,衷心期望自己的作品能给予听众一些新意,亦可承袭前人的优良传统。」
不论是诠释自己的创作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要让听众进入到音乐的中心,对于沙隆年而言,犹如一部电影中,身兼数职——自编、自导、自演。
古典音乐新舞台 走上数位科技最前端
在沙隆年与英国爱乐管弦乐团的努力创新下,古典音乐的大门为所有人而开启,不再遥不可及。近年来,他们将古典音乐的触角延伸至多媒体艺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梦之城:维也纳1900-1935》City of Dreams: Vienna(1900-1935)、《恶魔之舞:贝拉 巴托克的世界》Infernal Dance: Inside the world of Béla Bartók,以及为纪念其恩师维托尔德.卢托斯瓦夫斯基百年诞辰的计划《交织之语:音乐始于言辞终结之处》Woven Words: Music begins where words end。
除此之外,他也策划曾获奖的跨界展览RE-RITE演出斯特拉温斯基《春之祭》与Universe of Sound演出霍尔斯特(Gustav Holst)《行星组曲》The Planets suite,让民众透过影像与声音计划,得以参与演奏、指挥,或是用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式与音乐贴近。并协助发展iPad应用程式“The Orchestra”,挑选出八首作品的片段,让使用者透过萤幕的触控,更了解音乐中的细节,每件乐器在某个乐段所扮演的角色及宏观性的整体感。
沙隆年也与苹果电脑合作,用音乐参与iPad Air的促销活动,让聆听古典音乐是一种具时尚感的休闲。沙隆年乐观其成:「我们希望借此让古典音乐更大众化,尤其是年轻族群(在欧美国家聆听古典音乐的人口以银发族居多),我们现在也有在开发虚拟技术,透过数位化的传播,成为古典音乐推广的平台。」所以期待不久的将来,古典音乐能有更多元化的呈现。
来台演出理查.史特劳斯 两首交响诗隐喻矛盾心理
今年五月,沙隆年将率领英国的爱乐管弦乐团再次访台,会在台中国家歌剧院呈现两首理查.史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Don Juan(1888)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沙隆年表示,这两部作品创作的时间相隔八年,皆为理查.史特劳斯试图用音乐诉诸哲理,不断延伸来表现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超人说」(Übermensch),战胜虚无主义,而这两首作品也隐喻了矛盾心理:「哲学思想在歌剧中是不易表现的,理查.史特劳斯亲自撰写剧本《贡特拉姆》Guntram(1894),当年以惨败告终,之后他就以纯器乐来表现,给予空间去想像音乐所带来的弦外之音。《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明明已产品了无穷的力度,但他最终决定以『问号』来终止音乐,就像是经过了漫长的旅途,我们最后停留在一个矛盾情结,真相是模棱两可,理查.史特劳斯认为生命是无止境的延伸,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持续累积经验,否则生命是索然无味的……」沙隆年更强调:「这两首作品风格迥异,音乐的结尾皆是悬而未决的,但音乐的对位结构及和声变化都经过缜密设计,管弦乐配器相当瑰丽,所以演奏的过程可说是相当享受。」
这位来自千湖国的才子,不断以各种形式,邀约我们进入音乐的世界,透过他的指挥、创作、数位化的传递,沙隆年将神话转为奇迹,让古典音乐成为瞬间click垂手可得的礼物。
人物小档案
◎ 1958年生于芬兰赫尔辛基,现任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桂冠指挥、英国爱乐管弦乐团常任指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
◎ 与麦可.特登及葛济夫共同创办「波罗的海音乐节」,每年8月于斯德哥尔摩及邻近地区举行,发扬波罗的海地区特有的音乐传统。
◎ 获奖无数,如法国政府颁授艺术及文学勋章,《美国音响》杂志2006年度音乐家,2012年葛洛麦尔奖音乐创作奖等。
◎ 走在时代尖端,与科技产业紧密合作,将古典音乐的触角延伸至多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