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剧场节」研讨会现场。(一条裤制作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戏剧与社会关注带动形式 香港首办纪录剧场节

香港剧团「一条裤制作」今年自五月起举办「纪录剧场节」,透过连串活动,从不同面向探讨纪录剧场的定义、形式与各地实践。其中纪录剧场研讨会于七月底举行,多位艺术家与戏剧学者也到港分享,另有选读英美两地的纪录剧场作品,不少是首次在港亮相。

香港剧团「一条裤制作」今年自五月起举办「纪录剧场节」,透过连串活动,从不同面向探讨纪录剧场的定义、形式与各地实践。其中纪录剧场研讨会于七月底举行,多位艺术家与戏剧学者也到港分享,另有选读英美两地的纪录剧场作品,不少是首次在港亮相。

社会的不公义、政治环境的变化牵引著人们躁动不安的状态,这往往是剧场创作者寻找灵感的来源,一方面是他们对事件的关注,也期望带动更多人的讨论和对话。诚然所谓「真相」,其实也是一个被建构和操控的过程,如何把事件透过剧场不同切入的方式,打开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展开更多样、丰富的层次,似乎更是应该创作者的追求。

邀请国际艺术家分享创作经验

 「一条裤制作」是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剧团之一,「锐意发展纪录剧场,身体力行以制作本土纪录剧场作品回应社会」,曾透过搬演英美等作品如《同志少年虐杀事件》The Laramie Project等向香港观众展示海外艺术家如何透过文献、访谈、报导等在舞台上呈现新闻事件;往后剧团也陆续上演了以纪录剧场形式探讨本土事件的作品如《1967》、《本来没有菜园村》等。

 今年「一条裤制作」透过「艺能发展资助计划」的资助主办「纪录剧场节」,从五月起至十月份,从不同面向探讨其定义、形式与各地实践。艺术总监胡海辉与戏剧文学顾问赖闪芳先走访英德两地,「实地考察两地的纪录剧场发展,与当地的艺术工作者进行对谈」,十位受访艺术家包括「国际政治谋杀学院」(IIPM)艺术总监米罗.劳(Milo Rau),他在二○一六年执导的《五首简易小品》Five Easy Pieces获得比利时戏剧评审大奖,不少香港剧场工作者透过今年柏林戏剧节「十大之一」就欣赏了这个相当有争议性的作品;也有高尔基剧院驻院导演雅叶.洛能(Yael Ronen),其作品《共同境地》曾在台北艺术节上演。

此外,部分艺术家亦亲临香港于研讨会中分享其创作经验,如德国纪录剧场的重要人物Hans-Werner Kroesinger,他曾编作五十套以上的相关作品;纪录剧场专书Verbatim Verbatim的联合作者之一Robin Soans。透过分享管窥德国的实践对舞台美学与空间设计的政治性也考虑其中,英国的实践则似乎相当重视文本的构成。与会之一的美国学者Carol Martin把形式的开放性置放在「真实剧场」(Theatre of the Real)的广义脉络里,让本地观众对「纪录剧场」有更宽广的认识。

在地创作者也参与交流

研讨会是「纪录剧场节」研习周的其中一个项目,另有选读英美两地的纪录剧场作品,不少是首次在港亮相,同时也有Kroesinger和来自美国Greg Pierotti的进行「大师工作坊」。而刚在八月,则有三个新进本地艺团「寻问者」、「天台制作」和「她说创作单位」于「新进纪录剧场展演」中展示本地创作成果。这些作品的内容也十分多元:包括《过河卒》探讨一九五○至一九八○偷渡逃港潮、《不是女仆》则以外籍家庭佣工为题材、《O先生与O小姐》就邀请跨性别人士素人登台。三个作品都安排文学指导和研究员参与;作品的形式与创作路径各异,亦打开了观众对以往同类型创作的想像。主办单位在展演后举办「分享会」先展示英德考察成果,同场也让本地创作人分享经验和回应观众提问,最后整个「纪录剧场节」更会以出版方式存留记录。

相关网站:纪录剧场节 docutheatrefest.com/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