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巴黎秋天艺术节聚焦「表演者」,除了有阿迪蒂弦乐四重奏与杰宏.贝尔两组首席艺术家,另一特色是有许多以素人为主体的节目,如杰宏.贝尔邀请观众参与的《至少是场表演》、夏玛兹邀请全民起舞的《疯舞》,还有导演兼剧作家哈迪卜邀各年龄层足球粉丝上场的《运动场》,演出强调出舞台再现与真实人生之间的暧昧关联,也成功突显出艺术介入社会的政治性。
每年九月至十二月,巴黎秋天艺术节网罗了不同类型的前卫作品,可说是表演艺术发展趋势相当重要的指标。今年的主题聚焦在「表演者」身上,无论是以演奏当代音乐为主的阿迪蒂弦乐四重奏(Arditti Quartet),还是以舞者经验为创作素材的杰宏.贝尔(Jérôme Bel),两位首席艺术家皆透过演绎者的观点去探索当代艺术的价值。然而,今年舞台并非专业人士的天下,许多节目以素人为主体,强调出舞台再现与真实人生之间的暧昧关联。透过民众参与,这些表演作品凝聚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集体力量,成功突显出艺术介入社会的政治性。
素人参与创作
今年艺术节呈现了杰宏.贝尔一系列解构表演符码的作品(注1),突显出他愈来愈亲民的创作风格。近年来,他邀请大众参与创作,重新思考舞动与身体的关系。二○一五年的《汇演》GALA中,他让专业舞者与业余者一同诠释经典舞步,甚至互相揣摩对方的舞姿。透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体,观众领会到舞蹈的关键并非在于卓越的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乐趣。每个身体都能表现出与生俱来的动能,所有人都可在舞台上独领风骚。杰宏.贝尔为秋天艺术节所创的《至少是场表演》Un spectacle en moins则企图带给观众一场前所未有的体验。透过三场每月一次的会谈,他与观众一起打破剧场不成文的规定:剧场真的是再现的艺术吗?如何在舞台上不表演?怎么让民众同时成为演出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杰宏.贝尔邀请观众展开一场美学实验,让他们成为革新表演形式的助力。
专业人士与素人同欢的盛会
继雷恩、柏林之后,法国编舞家夏玛兹(Boris Charmatz)则在秋天艺术节带领巴黎人一起《疯舞》Fous de danse。十月一日,一万多名民众涌向104文化中心,参与了一场长达十小时的舞蹈马拉松。从暖身开始,一连串的舞蹈活动连贯展开:从现代舞之母邓肯(Isadora Duncan)的单人舞到后现代大师柴尔兹(Lucinda Childs)的群舞、从《春之祭》到《波丽露》、从民俗舞蹈到街头hip-hop,大家不但回顾了现代舞蹈的历史脉络,也被动感氛围所感染。不论是歌剧院的芭蕾名伶、当代舞者、一般民众还是小朋友,大家逐渐开始释放肢体、随著音乐尽情摇摆。对夏玛兹而言,《疯舞》不只是特殊庆典,它在未来会成为全体市民集体参与的民主运动,如同去年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爆发的「夜之起义」(Nuit debout)。
素人在舞台上发声
在《运动场》Stadium中,法国新锐导演兼剧作家穆哈玛.阿尔.哈迪卜(Mohamed El Khatib)让五十三名足球粉丝登上国家剧院舞台。他认为足球场比剧院更能体现民主精神,因为其观众群超越了世代、性别与阶级。他尝试以社会观察者角度洗刷大家对足球铁粉的刻板印象,并运用人性化且幽默的手法让八至八十五岁的球迷发声。《运动场》并非满足观众窥淫欲的「剧场真人秀」,无论是台上球迷或台下观众,他们都须认真思考哈迪卜的提问:为何我们会认为体育与文化没关联?剧院观众和足球粉丝有何不同?足球场的滋事者和上街抗议的民众是否都被官方与媒体视为一种暴民?多为工人阶级的球迷为何放弃极左政治立场,转而支持极右派?透过素人为主角的纪实剧场,哈迪卜不仅忠实呈现一种特殊的社会样本,也运用舞台上的真实人生反映现实世界的深层矛盾。
今年秋天艺术节吹起的「素人旋风」显现出表演艺术的未来趋势:走入群众的亲民性、开放包容的普及性、相互交流的沟通性、脱离再现的当下性、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的确,透过民众的参与,当代剧场不再是一门曲高和寡的艺术,反而变成一种提供社会反思的关键媒介。
注:除了舞者养成三部曲―Véronique Doisneau、Cédric Andrieux、《泰国制造》Pichet Klunchun & myself,杰宏.贝尔还呈现了早期解构作者概念的「不跳舞」作品(《杰宏.贝尔》,及与身心障碍表演者合作的Disabled Theater和The show must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