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大宅门》宣传视觉。(上海国际艺术节 提供)
上海

究竟总是负好春 京剧《大宅门》的门外风波

《大宅门》从电视萤幕搬上京剧舞台,去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上海戏剧》杂志针对此剧作了几篇报导,包含专业剧论、网友短评和编导郭宝昌访谈等,却引发郭宝昌负面回应,媒体虽回复道歉,却又引来导演解释种种不满,来回交锋,却只在报导评论内容的错谬上打转,讨论竟没有回归作品本身……

《大宅门》从电视萤幕搬上京剧舞台,去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上海戏剧》杂志针对此剧作了几篇报导,包含专业剧论、网友短评和编导郭宝昌访谈等,却引发郭宝昌负面回应,媒体虽回复道歉,却又引来导演解释种种不满,来回交锋,却只在报导评论内容的错谬上打转,讨论竟没有回归作品本身……

电视剧《大宅门》曾创下两位数字的收视热潮,导演郭宝昌惦念的却是改编成京剧版,去年总算套上京腔,参演上海国际艺术节,他宣称特别欣赏上海的观众,这个市场对他很重要,想开发年轻人接触京剧,找来擅长小剧场《惜.姣》、《春日宴》导演的李卓群,身跨导演和编剧两项任务。原作庞大涉及众多人物,剧场的局限如何能驾驭呢?编导延续了在《惜.姣》中女性主义的视角,剧本重心转移了以白家少主人讲述其继承药铺打天下的创作路线,改采「《大宅门》中唯一宅门外的人」风尘女子杨九红为观照视角,扭转电视剧版的男性语境,以「江湖」对峙「庙堂」,凭「深情」挑战「规矩」,铺叙一段跨越阶级与门第的虐恋。

戏外报导与评论掀起口舌交锋

艺术节演出期间,媒体多有报导,上海文联旗下的刊物《上海戏剧》对此新剧作了几篇报导,包含专业剧论、网友短评和郭宝昌访谈等,编导收到杂志后,在其个人微博,发表回应指出文中校勘、排名、曲牌、剧名等几处错谬,甚至强调《大宅门》剧组从未交际奖项、更延伸到给红包一说,同时表态没有被报导的需求,指称还有人证,受邀于杂志编辑暗示性的写作角度……

这场批评与反批评的交锋,聚焦在编审错字失误率上,隔日编辑部一一坦承失误回复后,导演于桂林排戏的空档,再度发表视频,再三解释种种不满。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有异见,为何不回到作品本身,就戏论戏,从改编版的文本论述、舞台调度、观众心理等去回应核心问题,一再争议编校上的文字错误,怀疑网友短评是写手代笔,想掀穿业内潜规则,转移话题不回应作品,在在强调未赠票,少数专家学者及公关票,全是剧组自购转送,不知收到戏票的这些特殊人士,算不算被赠票与交际?是踩痛点!是何难点!还是模糊焦点!艺见之争,降格为抹黑和错别字,评论文中引用《惜.姣》一剧名,编导个人新浪网页,也是错谬的以娇字代替,乃至知名的澎湃新闻也犯同样错误,媒体的独立人格,取决是在何处?遇上大媒体便有,小的便省略吗?

网友短评各有所见

网友短评,集中几点:念白过多像京腔话剧,尽管主创加大了传统京剧的元素,例如舞台调度、锣鼓点、唱腔等,两者未能融合好,提出如何解决用戏曲的叙事节奏,和抒情的问题;有的赞扬开场很亮眼,颇具吸引力,一旦出现电视剧的原声音乐,原作波澜壮阔的家族大剧,切割成了渣男无力处理的婆媳之争,通篇著墨在男女两人的爱恋纠缠,主旨的力度弱化得太轻,建议剧名可改为《大宅门之白杨恋》,后续再出系列篇。

其实,评论文章原是主观中的各自表述,有憎有喜,有长有短,一出新戏人人叫好,广受欢迎,一点意见也没有,似乎美得闻不到人间烟火,文艺作品的两股力量,来自创作和评论,偏废一方是无法展翅翔游的。作品公开完成商演后,主创人员有的是署名权,不存在是私有制,更无法垄断,纸媒的时代如此,自媒体的时代更是如是观。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