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光之光明之城》宣传视觉。(颜子乐 提供)
上海

沉浸戏剧做成千亿蛋糕,问题频现观众并不买帐

小雪时分,伴随著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落幕,剧坛也进入了初冬。这个年度也开始进入了盘点的时节。

此刻最引人注意的无疑是《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这部白皮书显示,去年中国沉浸式戏剧演出产业消费市场规模已达927亿元,总产值达到1933.4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400亿元大关。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中国戏剧的沉浸式演出产业已然是一块愈做愈大的「千亿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沉浸式戏剧已非前几年的简单互动的1.0版,而是在剧情、场景、舞美、技术、观赏和交互方式上迭出奇招。比如:天津张园沉浸式夜游戏剧《宋美龄耳环丢了》,打破原有剧场看舞台剧的观演方式,在整部剧中设置了观众复盘、提问等多处互动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具有悬疑色彩的民国元素沉浸式话剧;成都的沉浸式墙面互动音乐戏剧《成都》,则透过多维的艺术表现,打造了世界首例墙面戏剧舞台;而上海巨型沉浸式剧场《新世界:破笼之宴》更是将6小时的沉浸演出,「装进」了上万平方公尺的上海影视乐园,以豪华实景庄园为舞台还原上世纪40年代的海上梦华录……

演出的景象似乎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尽管各地沉浸戏剧主创人员对沉浸作品的内容和型态做了重大更新和升级,但光芒掩盖下的问题却开始频频出现,对于一些包装华丽的「花架子」沉浸演出,观众和戏剧爱好者并不那么买帐。尤其是法国和上海联合制作的沉浸式戏剧演出专案《深光之光明之城》看上去让人极为惊艳,这个专案耗资6.5亿人民币,演出区域达到了1.2万平方米,被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为「演出区域最大的沉浸式剧场」,它可以容纳150余名常驻演员、50个大型电影场景,各种装置涉及1300多种、26000多件复古道具。故事依然发生在风华绝代的老上海,观众将被披上一袭红色的披风,以隐匿的身分开始他们的冒险之旅……

说老实话,这部剧的制作不可谓不精,看点不可谓不多,噱头也不可谓不妙。但90分钟的演出结束后,观众却纷纷吐槽:整场演出只能打50、60分,「没有感受到重金打造带来的价值,互动性比想像中强但也只是勉强及格」,特别是戏剧故事性需要极大的提升,否则「光有漂亮的空壳是没法吸引观众的」。也有观众直言不讳批评:「确实可以感受到它造价的贵,从布景到灯光,包括演员都是一流水准,一看就是花了大钱」,但是「花了三百多块人民币进去,可能就只是参观了一下场景,并没有让我们真正地收获到体验感;而且它这么豪华,其实在观众眼中,非常吃力不讨好,花了很多价钱,最后收到的好评可能还不如那些小剧场多」。此外,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不乏一些观众在观看、体验该剧后提醒他人小心「踩坑」或劝退的贴文。

《光明之城》的问题不是个案,这一现象的产生意味著:一、虽然中国剧坛已把沉浸戏剧做成了一个千亿的大蛋糕,但这个市场却还不是一个健康、良性的有序市场,只是一个良莠不齐、夹生的初级市场;二、对於戏剧的焦点和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的剧本创意和故事创作,而不是声光电等多媒体的高科技舞美包装,从业人员尚缺乏清醒的认知;三、蜂拥而起的沉浸专案不免夹杂著投机和逐利行为,正如《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所指出的,当下沉浸演艺演出的投资总额占产值比重均超过了70%,远高于40%的健康线和50%的过热预警线。这也预示著,未来这些赛道将可能面临产能过剩和消费泡沫的风险。

如果看不到这一光明掩盖下的问题,迟早,观众就会从不买帐发展为不买单!

艺术家请回答-张擎佳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4/12/29 ~ 2025/03/29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