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闹的风格及复古、胡撇仔、未来感元素大拼贴,《Dr.唐的恋爱学分》虽嬉闹、喧哗,但仍相当具有一致性。(新声剧坊 提供)
戏曲

在二O四八年,复古?或是狂想?

评新声剧坊《Dr.唐的恋爱学分》

《Dr.唐的恋爱学分》无疑是相当「接地气」的,剧中充满各式笑点,又特别是紧密地扣连著年轻世代可能皆曾看过的《唐伯虎点秋香》,接起了观众与剧中人物之连结。导演宋厚宽也试图为这一文本找到适当的安排与调度,尽可能使用传统一桌二椅,尽可能保留歌仔戏原有的曲调,甚至是适合这一文本的合宜处理方式。然而,剧情的描写与串接,反成这部作品最致命的问题,处处看似理所当然,又处处都充满矛盾与不合理。

《Dr.唐的恋爱学分》无疑是相当「接地气」的,剧中充满各式笑点,又特别是紧密地扣连著年轻世代可能皆曾看过的《唐伯虎点秋香》,接起了观众与剧中人物之连结。导演宋厚宽也试图为这一文本找到适当的安排与调度,尽可能使用传统一桌二椅,尽可能保留歌仔戏原有的曲调,甚至是适合这一文本的合宜处理方式。然而,剧情的描写与串接,反成这部作品最致命的问题,处处看似理所当然,又处处都充满矛盾与不合理。

新声剧坊《Dr.唐的恋爱学分》

3/11  台北 大稻埕戏苑

在此,笔者不多谈「经典改编」的脉络,或许读者已得知这出戏的原型来自于元代剧作家乔吉的杂剧《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又或是昆剧舞台上的《桂花亭》(即《三笑缘》中的部分情节)(注1。不过对笔者而言,《Dr.唐的恋爱学分》所谓的「经典心翻转」仅能视为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延续、再创作。新声剧坊的《Dr.唐的恋爱学分》将背景设定在二○四八年,对创作者而言,那是一个AI人工智慧已经普及到可以取代人类的时代背景。剧中的叙事,很明显地延续《桂花亭》或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才子唐伯虎为追求华府婢女秋香而卖身为仆的情节,描写了集团小开唐小虎(陈昭薇饰)为追求女演员Selina(吴米娜饰)而应征担任其助理及一连串的剧情。

加入科技想像、翻转经典爱情  结局却令人惊诧

不过,《Dr.唐的恋爱学分》究竟要翻转经典的什么?又要藉著翻转经典说些什么?与经典作出什么对照、互文吗?新声剧坊的脸书粉丝页上提到:「《Dr.唐的恋爱学分》在经过创作群多次讨论后,决定以时下最夯的『智能AI』+『未来科技』为主要话题,最大的变数是『人心难测』,自古皆然。」(注2然而,这部作品的风格如其戏剧顾问于善禄所写:「我们本来就没打算多正经!请和我们一起哄堂笑闹吧!」(注3浮夸的表演与通俗的剧情,配上夸张的服装、布景,发色有粉红、鲜红、亮绿,服装又是大蓬裙、大毛领、大花圈等等,甚至有曲调改编自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朗朗上口的〈红烧翅膀〉,喜闹的风格以及复古、胡撇仔、未来感元素大拼贴,全剧虽嬉闹、喧哗,但仍相当具有一致性。

不过,剧中直指所谓的科技议题,以及其所谓的人心难测的主题思想,又伏藏在哪呢?剧情除了前文所述,又穿插有Selina与Nero(郑斐文饰)的女主演争斗、AI机器人9527(郭员瑜饰)协助唐小虎谈恋爱,最后因为无法承载「爱」的内涵而损坏、关机;又或是Nicole(蔡孟君饰)升堂审问Selina,并下了「禁爱令」;最后,情节走向舞台上的所有演员都是AI机器人,他们所演都是「人」的故事,让人不免惊诧。这是创作者对未来的一种想像,更是对「剧场」这一门「以人为主」的艺术是否会受到「科技」取代的叩问。在概念与创作议题的发想上,这部作品无疑在歌仔戏,又或是新编戏曲中优秀的,只是,我更惊诧的是究竟剧情是如何推演、铺陈至结尾的?甚至,与经典之间的关系在哪里?以《唐伯虎点秋香》为依傍的意义又如何呢?

喧哗与笑闹之后  如何深深刻进观众的心?

在这部作品的情节铺排中,并不容易感受到其创作初衷与关注议题在滑稽、笑闹的过程中被深化,更多的是,无法说服人的爱情铺陈、点到即止的人与机器人关系……严格来说,创作者发现了此一主题的可能性,却又在舞台上毫不间断地喧哗、笑闹,大多是情节铺叠才刚到位,却又马上在一阵笑闹中转向,不免有消费这一主题,又甚至是消费了经典改编、再诠释的意义。当然,《Dr.唐的恋爱学分》无疑是相当「接地气」的,剧中充满各式笑点,又特别是紧密地扣连著年轻世代可能皆曾看过的《唐伯虎点秋香》,接起了观众与剧中人物之连结。导演宋厚宽也试图为这一文本找到适当的安排与调度,尽可能使用传统一桌二椅,尽可能保留歌仔戏原有的曲调,甚至是适合这一文本的合宜处理方式。然而,剧情的描写与串接,反成这部作品最致命的问题,处处看似理所当然,又处处都充满矛盾与不合理。

比如剧中写到不够优秀的机器人被安排到安养院洗屎桶,又或是剧中不断提及LSD(毒品)、酒精危害人类,甚至是机器人因为「不会感染」所以被安排到「爱滋村」照料病患等,虽然这不全然是戏中的重点,但却能够明显地看到创作者不够深思熟虑,又特别是爱滋的感染问题、酒精、毒品的问题,当这些议题不经思虑地被放进剧中的同时,戏剧/曲本身所带有的教育/化功能,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就不够了解这些议题的观众,心中的偏见是否会因为这样的「贴标签」而持续深化,继而在「刻板」中继续「刻板」?更直接地说,到了二○四八年这些问题还流行吗?又或者,世界是否变得更好?找到更好的方式面对世界的种种不圆满了呢?

当然,笔者认同本剧是创作者对于未来的一种想像,卅年后却也不见得会变得更好,甚至一切都可能无解。但是,在面对这些议题的同时,能不能够更谨慎地思考,不将所谓的「疾病」、「危害物」贴上不明究理的标签,或许也是新编戏曲创作时必须意识的重要问题,更甚至对未来的想像,可不可以不仅止于机器人、人工智慧呢?导演宋厚宽提到:「目标就是:『让新声能把这出戏拉去外台而无违和感。』」(注4在舞台的安排与风格的设定中,导演确是把握了其目标,不过无论是内、外台,或许都还是要回到文本创作重新思考,笔者亦相当称许演员们努力地在舞台上表现,可说是各个唱作俱佳。但,当近年新编戏曲试图开始关注新的议题,并融入当代元素、语境借以吸引新的观众的同时,仍要再深入思考戏曲本质中的「歌」与「舞」能够承载的空间与可能,如何活用「唱」又如何活用「表演」让新的议题能够有更大的发挥,除了笑闹之外,或许我们必须谨慎地思考我们该如何「有用的」笑闹,让这一笑深深地刻进观众心中。

注:

1、于善禄于其〈「小强」恋爱了?!—写在新声剧坊《Dr. 唐的恋爱学分》演出之前〉一文中即简单提到故事原型的脉络。见《Dr.唐的恋爱学分》节目单。

2、参见「新声剧坊」Facebook粉丝专页3月12日15:51贴文。

3、同注1。

4、见节目单中导演宋厚宽的话。

 

文字|林立雄 剧评人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