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郑义信(©TAKASHI KATO 亚戏亚 提供)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在日韩籍剧场导演

郑义信 穿梭多重身分与文化 述说贴近庶民的故事

身为在日韩国人第三代、从小住在贫民聚落的郑义信,以自身经验描绘了社会底层的各色非主流人物,也透过生活化的台词,述说移民世代的辛酸与悲哀。身兼剧作家与导演的他,得过多个日本戏剧界大奖的肯定,十月与十一月将分别带来《杏仁豆腐的心里话》与《海的孩子们》两出作品,让台湾观众领略其平实中动人的剧场力量。

身为在日韩国人第三代、从小住在贫民聚落的郑义信,以自身经验描绘了社会底层的各色非主流人物,也透过生活化的台词,述说移民世代的辛酸与悲哀。身兼剧作家与导演的他,得过多个日本戏剧界大奖的肯定,十月与十一月将分别带来《杏仁豆腐的心里话》与《海的孩子们》两出作品,让台湾观众领略其平实中动人的剧场力量。

《杏仁豆腐的心里话》

10/18~20  19:30   10/20~21  14:30

台北 信谊好好生活广场-知新剧场

INFO  0961-199706

 

2018国际剧场艺术节:郑义信《海的孩子们》

11/16~17  19:30   11/17~18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以电影《血与骨》及舞台剧《杏仁豆腐心》在台、港、中建立知名度的郑义信,作品横跨影视与舞台,身兼编剧与导演,为日本知名的庶民派作家之一。身为在日韩国人第三代,郑义信以自身经验描绘了社会底层的各色非主流人物——强悍中带著狡猾,在贫穷中力求生存,外表看似开朗,内心却怀著各种纠葛与情感——透过生活化的台词,述说移民世代的辛酸与悲哀。

郑义信自小住在姬路城附近的贫民聚落,居民有韩国人也有日本人,这些形形色色的住民,日后成为郑义信笔下的人物原型与故事原点。家中虽有五个小孩,他却是唯一自幼到国中为止都与祖母同住的孙子,祖孙俩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祖母总是呢喃著「想早点死了」的话语,对年幼的郑义信而言,「死亡」是如此地近在身边。

生于在日韩国人家庭,对郑义信而言,既能享受到两种文化,又能帮助自己保持作家应有的客观。因为以日语来创作,所以他不认为自己是在日韩国作家,而是日本作家。出身日本关西地方的他,儿时收看的「吉本新喜剧」成为郑义信创作的养分。他经常使用关西腔写作,因为他深爱关西腔所拥有的沉稳、柔软、强而有力与寓意深远。

在小人物的故事里  觅得真实

从京都的同志社大学退学后,郑义信来到东京,进入横滨放送映画专门学院(现在的日本映画大学)就读,毕业后进入松竹电影公司大船摄影所,担任美术设计助理。某个机缘下,郑义信应在日韩国人前辈的邀请,参加了其所属剧团的工作坊,那即是「黑帐篷」戏剧学校所举办的「红色教室」,郑义信在此领略了戏剧的有趣之处,从此踏上戏剧的道路。黑帐篷时代让郑义信了解到戏剧与世界有密切的连结,戏剧是照映出世界的一面镜子。成为剧作家的契机,则是因为他在黑帐篷剧团发表的处女作《心爱的Media》突然被提名岸田国士戏剧奖,带给他很大的激励,从此立志成为剧作家。

一九八七年退出黑帐篷,郑义信与同是在日韩国人的金守珍、金久美子成立了「新宿梁山泊剧团」,成为该团的驻团剧作家,陆续创作了《卡门夜想曲》、《千年孤独》、《影像都市》、《人鱼传说》等杰作。其中《人鱼传说》是郑义信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这部动员廿三位演员的帐篷剧,集结了剧团众人想法,动人的故事紧抓观众的心,场面壮观气势磅礡,自一九九○年首演起,便在日本国内多处巡演,也曾在德国、韩国、上海、北京演出,所到之处引起热烈回响,成为新宿梁山伯剧团的代表作。回首这段时光,郑义信表示:「当我所写的台词从演员的口中说出,透过演员的肉体来表演时,从中可以找到所谓的『真实』,当时就是这样不断地尝试,修正错误,再尝试,就这样度过每一天。」

一九九五年退出新宿梁山泊后,郑义信便以自由作家身分大放光彩,与「流山儿★事务所」合作的《The寺山》得到第卅八届「岸田国士戏剧奖」;除了剧场作品,他也跨足影视界,一九九八年与平山秀幸导演合作的《乞求爱的人》得到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奖,与崔洋一导演合作的《月亮从何而出》、《血和骨》则获得电影旬报剧本奖。二○○八年的《烧肉龙》为郑义信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由日韩合制的舞台剧,同时也是日本第一部以「在日韩国人」为主角的戏剧作品。故事以举行大阪万国博览会前后的一九七○年代为背景,刻划出一间位于韩国人聚落的小烧肉店「烧肉龙」一家与周遭人物的故事。

郑义信曾在受访时提到,《烧肉龙》是个与卖座电影《ALWAYS幸福的三丁目》相互对照的故事,剧中的年代也正好是在日韩国人聚落逐渐消失的时期,因此也怀抱著留下某种记录的心情。《烧肉龙》首演后,口碑迅速传开,很快就场场爆满,获得观众与评论家的好评,也让郑义信得到纪伊国屋戏剧奖、鹤屋南北戏曲奖、读卖戏剧大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电影版也于今年六月在日本上演。

不同形式两作品  先后来台  

《杏仁豆腐心》则是另一出备受喜爱的剧作,原本这只是十六年前为了「仅此一夜」所书写的作品,描写一对中年夫妻分手之夜的故事,没想到演出后深受欢迎,至今有各种演出版本,连演不辍。一个小故事竟能引如此大的共鸣,连郑义信本人也深感讶异。此次在台演出的《杏仁豆腐的心里话》是由专业日文文本翻译山崎理惠子和入围金钟编剧林孟寰携手推出全新翻译版本,由台湾演员赖玟君、彭浩秦演出,并邀郑义信来台执导。郑义信表示,改编成台湾版的《杏仁豆腐的心里话》是否能打动台湾观众的心,则是此剧最大的可看之处,他相信这两位演员的潜力,一定能演出一出好戏。

而十一月将在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演出的《海的孩子们》,则是郑义信首部无言剧,创作契机是因为他想与熟识的默剧表演者、舞者,还有音乐人一起合作,因此才变成了无言剧的形式。虽然没有台词,但跟有台词时的表演相同,演员不断进行讨论,反复琢磨每个细节后才能完成。故事取材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攻占冲绳的战役,以冲绳海边为背景,运用小道具,借由舞蹈、默剧来表现肢体动作与感情,搭配冲绳三味线,带出充满余韵的氛围,透过三位来不及长大的少年,来描绘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者无奈的遭遇。战争虽然是作品主题,但这不仅是冲绳的问题,而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身为日本社会中非主流的在日韩国人,郑义信以语言与书写来发声,在他的作品里,没有伟人或上流社会的人物,只有市井小民与社会边缘人,不唱高调,只谈人性与生活,虽然苦日子不断,却还是努力活下去,尽管悲伤,却还是怀抱希望——这股平实的力量,也许就是郑义信感动观众的地方。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