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桂英挂帅》(灵兰、林荣禄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她扮戏 戏伴她 她扮戏 #魏海敏 京剧名伶

相逢甚好——魏海敏与台湾京剧主体性的建立

一九六九年加入剧校的魏海敏年方十一,和同龄被送入剧校的同学们相仿,有著雷同亦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京剧是她和爸爸的连结,剧校是让她吃饱穿暖、习得一技之长、减轻家里负担的出口。她在京剧极盛时学下老师字字推敲的老戏,或许想著唱主戏、有著成大角的企图,但她大概是没想到,未来的她,会是「举旗造反」的旗手之一、会不顾处分地毅然赴京学艺、会创造出迥然相异于过往的新表演可能,并且,能和「台湾京剧」一起携手走得这样远……

一九六九年加入剧校的魏海敏年方十一,和同龄被送入剧校的同学们相仿,有著雷同亦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京剧是她和爸爸的连结,剧校是让她吃饱穿暖、习得一技之长、减轻家里负担的出口。她在京剧极盛时学下老师字字推敲的老戏,或许想著唱主戏、有著成大角的企图,但她大概是没想到,未来的她,会是「举旗造反」的旗手之一、会不顾处分地毅然赴京学艺、会创造出迥然相异于过往的新表演可能,并且,能和「台湾京剧」一起携手走得这样远……

民国五十八年(1969),附属于「海光国剧队」旗下的「小海光剧校」成立,「海字辈」的魏海敏是第一期生,也是小海光所培育最杰出的人才。那年至今,魏海敏和京剧结缘五十二年。回顾这半世纪,无论台湾社会或台湾的京剧,都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风貌。

拉远来看,这五十年的台湾,经历退出联合国、断交、在国际孤儿的飘摇局势中逐渐站稳脚跟,拚出经济奇迹、解严后转型为民主政体,文化氛围更从独尊大中国转向多元兼容的文化认同。

而这五十年的京剧呢?

首先,名称几经更迭,早些年喊的「国剧」、「平剧」已成往事;艺术上不再占据主流通俗娱乐首位,但转身走入精致艺术之列,观众组成也因此从固化群体开拓新的可能;体制上,褪下军政管理的政治色彩,演出题材亦淡化动辄教忠教孝的爱国情操。

一九六九年加入剧校的魏海敏年方十一,和同龄被送入剧校的同学们相仿,有著雷同亦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京剧是她和爸爸的连结,剧校是让她吃饱穿暖、习得一技之长、减轻家里负担的出口。她在京剧极盛时学下老师字字推敲的老戏,或许想著唱主戏、有著成大角的企图,但她大概是没想到,未来的她,会是「举旗造反」的旗手之一、会不顾处分地毅然赴京学艺、会创造出迥然相异于过往的新表演可能,并且,能和「台湾京剧」一起携手走得这样远。

纯以时间线性来看,若从一九七○年代——魏海敏的生命和台湾「全盛发展」(注1)时期的京剧相逢——作为起始,站在二○二○年的今日回望,这半世纪的台湾已经大不同,长在这方水土的京剧「性格」,自然也截然不同。作为台湾首屈一指的演员,魏海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为何?她如何顺应、回应甚至力抗时代?台湾表演艺术圈有这位演员与否的差别又为何?

一九七○,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回望时代,我们无法回避「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政治正确,民歌唱著〈龙的传人〉、林怀民带领云门舞集实践「中国人写曲子,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这样的文化认同有家国的想像、时代背景的渴求,更有政策的运作。作为中国文化代表之一的「国粹京剧」,在彼岸「文化大革命」(1966-1976)沸沸扬扬之际,自然自许要在「自由中国」的此岸担起守护传统文化的责任。

这样的共识由整体社会共享,而京剧圈自然更觉当仁不让。那时,无论演员、剧团内部、剧评人、观众,无不以民初北京四大名旦、知名科班「富连成」(1904-1948)等「正统」艺术为尊。钻研前辈艺人的流派唱腔之余,看著彼岸「沦陷」于「共匪」之手,而红卫兵如何把传统艺术视之为牛鬼蛇神,斗之唯恐不及,不消当权政府强加宣传,平民百姓早已感受到一股守护、继承传统人人有责的风气。

此时魏海敏唱的是《二进宫》、《秦香莲》、《梁红玉》等传统戏,正统、端庄、纯粹、严肃,四功五法的要求、行当流派的审美仍为显学,既回应一个时代社会氛围之所需、满足台下戏迷的思乡之情,也为魏海敏扎下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或许在她意识到之前,便已亲身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认同建构,切切实实地守护著中华文化。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