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当下的精采 如何成为未来能量?

近来我的脸书同温层中,最多人分享的除了疫情之外,就是又有哪个演出要在线上播出的讯息了,这也是在这段非常时期中,表演艺术爱好者望梅止渴的唯一选择。但即使是像曾在电视台工作过的我,面对萤幕观看剧场演出或音乐会时,却总是仍难以忘情于那观、演共处一室,两者在同一个时空之中的现场共感与交流。但面对疫情,各大场馆、团队却也目前也只能徒叹无奈,先以此作为因应之道。

可是若以正面的角度切入,其实古典的表演艺术,面对一日千里的新科技挑战,本就不是现在才发生,只是这场疫情将它更突显出来,加速了剧场要面对未来的事实:艺术家、团队、场馆应怎么思考表演艺术影像的创作与典藏?记录的当下,是否就应思考未来的保存与运用的可能,是当下的推广?未来的教育?还是历史的见证?抑或是另一种创作形式?于是在本期的杂志中,我们就在这不得不与表演艺术线上有约的困顿时刻,为大家爬梳留住精采当下时的更多思考。但无论如何,我仍相信,经过这段人人须保持距离的「间隔」时期,未来大家也会更珍惜剧场中「共同在场」的相聚时光。也因为如此,本期杂志的封面很素,黑白的,唯有wifi图示还亮著,暗示著剧场现在的处境,与我们的心情。但我们决不放弃,在苍白的书封下,除了有「表演艺术线上有约」专题外,也制做了「幕后的幕后-创作,然后生活」的专题,与读者一同窥探,创作者的背后,究竟花了多少看不见的努力~

仍不可轻忽的是,病毒的威胁还在,目前尚未停歇的新冠肺炎仍持续席卷,使得全球表演艺术界均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针对其所造成的冲击,日前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也在董事长朱宗庆「振兴不能等到疫情结束才来启动,否则只会拖延复苏的速度!」的理念下,更进一步以「特别方案2.0」加强力道振兴艺文,期为台湾表演艺术的创作「储备未来」。国表艺以「及时」、「沟通」、「同理心」为原则,列出了「六大驱动方针」,包含:对于延期节目投入重制经费,协助重新上档演出;扩大孵育计划、扩充展演计划活动;提前启动委制、展开制作研发;推出剧场技术认证机制、偕同参与剧场设备维护;启动网路剧场播映制作、开发线上展演新形式,并研议推动线上收费机制;规划疫情缓解后之相关户外演出活动……等。

此外,两厅院售票系统也推出「雨天,我们撑伞—票券退款捐赠方案」,开启群众支持的可能性,邀请观众将原本购票但却因节目取消而退还的款项,转而捐赠给表演艺术团队,让各团队有机会能获得政府纾困方案外,得到更多的协助与支持。盼能尽量减少台湾表演艺术界在这次的疫情冲击下所受的损伤,持续累积能量,期待在黑暗过后,加速艺文产业复苏的力道。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