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策院补助故事工厂《我们与恶的距离》全民公投剧场版。(林韶安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2020表演艺术回顾/现象观察.趋势探索

10个现象,回探这一年的台湾表演艺术

现象4 文策院成立满周年 孵化IP进行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依常规运行的世界,也迅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防疫有成的台湾,在上半年的封闭警戒后,成为全球少数能回归日常的国度。在回顾过往一年的此刻,我们也观察到不同与往年的变化与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依常规运行的世界,也迅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防疫有成的台湾,在上半年的封闭警戒后,成为全球少数能回归日常的国度。在回顾过往一年的此刻,我们也观察到不同与往年的变化与发展——

文化内容策进院(下称文策院)甫于去年揭牌,当时文策院院长胡晴舫宣告文策院服务对象涵括国内多种领域文化产业,协助媒合并与整合资金,孵育文化艺术品牌。以国内表演艺术领域来说,一直以来聚焦讨论现状与未来发展时,「如何建立属于本土艺文品牌、提升产业能量、行销全世界」的口号与议题反复被提及与讨论,透过文策院的成立,看似可给足这市场界强而有力的东风、注入活水。但实际上,这是条漫长且充满荆棘之路,文策院成立迄今届满周岁,回顾开疆辟土的首发年,如同播种初期艰辛过程,得透过更有效力的资源灌溉改善生态体质,并具策略性的研拟来创造国内外市场交流对话,才能得以成功辅助该领域发展。

文策院旗下投资补助的项目众多,其中「文化内容投资计划」与「全方位播种计划」投资对象为「贝壳放大」与「76号原子工作室」,其中「贝壳放大」成立新创投「天使放大」,采用专案分润模式注 IP活水,以「收益回报型投资」模式,透过单项专案分润式的投资模式,并以作品发行后的权利金收益抽成作为投资报酬,天使放大投资类型广泛,首波合作标的中即有主打沉浸式表演的商业剧场「惊喜制造」等。但不论是「文化内容投资计划」还是「全方位播种计划」,这两项以「投资」为主体的计划,目前尚无表演艺术团体。我们不禁想问,相较于其他漫画、文创、影视等内容产业,表演艺术所要追求的理想「产业链」又是什么?的确值得表演艺术自身相关从业人员重新思考与架构。除了以投资的方式策进文化内容产业之外,文策院另外针对不同的文化内容项目和规模,采取不同的方式孵化支持,只是目前院内针对表演艺术领域的开发,主要仍以补助案形式征件,可申请的补助案为「一○九年度加速文化内容开发与科技创新应用补助计划——文化内容开发产业领航旗舰计划(内容开发组)」,这是来自文化部自一○六年起开办「加速文化内容开发与科技创新应用补助计划」脉络下的延续,自去年文策院成立后,即由文策院接手办理。

补助案的确可以作为提供国内团体创发过程的关键资金,但单案式的补助结构,其计划可能会随著补助案结案,却等待不到下一笔资源挹注下而停摆,以目前多数表演艺术团队惯于长期依赖公资源而导致市场探勘的企图性削弱,抑或是为了拿到补助,创发内容失去本身经营主体性等,以上的核心问题若无法被解决,不仅文策院的「投资」概念无法协助,也恐重复文化部、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行之有年的补助业务。再来,是否落入原地绕圈,变相作为承接文化部补助专案的辖下机构,抑或只是实现政策白皮书的功能而已,也值得讨论与观察。

近十年公部门在进行表演艺术创发政策研拟时,对定目剧能够试炼出表演艺术产业化,总有著跃跃欲试的期待。由编舞家黄翊所率领的团队提出「《机器人咖啡馆》(暂名)定目剧市场开发POB计划」则于今年入选上述补助案名单。此计划确实花了多年时间酝酿与发展,前期获得文化部资源支持、后期更是文策院著重孵化的案例,其作品已完成开发,并于今年进入市场开发阶段,预计明年五月于松烟文创园区世界首演,每周规划演出十场,试图为国内定目剧市场发展摸索出可行路径,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