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站」是新加坡第一个全然开放式艺术中心,象征著艺术创作的自由氛围。(新加坡电力站 提供)
新加坡

郭宝昆创立的「电力站」还会是艺术之「家」吗?

郭宝昆是新加坡华人文化中重要的戏剧家,当年与「郭生」一同创作的「实践同仁」(「实践剧场」成员)都是华语剧场中坚分子,他们一起探索多元文化的剧场,也从华语出发推广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追求优质艺术发展。

郭宝昆是新加坡华人文化中重要的戏剧家,当年与「郭生」一同创作的「实践同仁」(「实践剧场」成员)都是华语剧场中坚分子,他们一起探索多元文化的剧场,也从华语出发推广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追求优质艺术发展。

被视为「新加坡艺术之家」、由剧作家郭宝昆所创的「电力站」,是新加坡第一个没有任何禁忌、谁都可以展现创作的全然开放式艺术中心,象征著艺术创作的自由氛围。其所在地原为一座1926年建立的电力所,今年7月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将维修这栋历史建筑,电力站也因此须暂时搬离。维修完成后,电力站仍会受邀重新申请为租户,但能否以过往形式进驻,则没有明确答案。

为此,许多曾在电力站创作的团体和艺术家召开集体会议,希望政府能发表正式声明,将电力站列为维修后进驻的唯一艺术团体。众人都认同这里是由新加坡的重要文化地标,但上一代艺术家们珍惜原本的氛围,认为唯有电力站和该建筑才能成为「艺术之家」,但新晋艺术家却认为多个单位能共享空间与资源才是多元,导致对话没有结果。

郭宝昆是新加坡华人文化中重要的戏剧家,当年与「郭生」一同创作的「实践同仁」(「实践剧场」成员)都是华语剧场中坚分子,他们一起探索多元文化的剧场,也从华语出发推广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追求优质艺术发展,这个追求就是他们当时经营这个「家」的核心。

郭宝昆已逝世18年,没了这艺术锚头,艺术气息自然已与往年不同,但其创作理念「一个有价值的失败胜过一个平庸的胜利」(A Worthy Failure is Better than a Mediocre Success)仍刻在电力站墙上,也曾多次被用来鼓励年轻艺术家,想来其艺术哲学还是有说服力的。那么,目前电力站的董事会和艺术总监们能否借鉴「郭生」的策略来召唤当代艺术实践者,一同捍卫这「艺术之家」呢?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