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初闻「非洲现代舞」一词,会感到讶异。非洲的传统舞蹈历史悠久,拥有与音乐、戏剧密切结合的特色,功能多属祭典或社交娱乐。但想理解非洲当代舞蹈剧场化的趋势,不得不提起欧非两大洲──尤其是西非与其前殖民者法国──近百年来的密切关系。非洲新型舞蹈直到最近十年,也就是九〇年代开始,在前欧洲殖民者(如法国)的赞助下,逐渐开花结果,并受到欧美各地的邀约。
这整个发展的过程应该从来自塞内加尔的杰缅.阿肯妮(Germaine Acogny)谈起。阿肯妮是从体育界转到舞蹈发展的教育家。她小时曾向担任巫师的祖母学习非洲尤陆巴(Yoruba)祭典舞步,后来和法国舞蹈界的头号人物──莫里斯.贝扎(Maurice Bejart)习舞,被他的西方舞蹈训练所吸引。往后便致力于推广欧非两地的舞蹈交流。
一九七六年,法国与塞国合办贝扎舞蹈学校(Mudra)的非洲分校时,阿肯妮出任主任。虽然后来因塞国新政府不支持,经费不足而仅维持了六年,但在这短短期间,让不少非洲年轻人首度接触到西方现代舞,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到非洲学习非洲舞。
非欧文化交融生长的代表
八〇年代正逢法国当代舞蹈的迅速发展期,编舞中心相继成立,培养不少编舞者与舞者。位于法国南部蒙布里耶(Montpellier)市的编舞中心,因地理位置的关系,与非洲交流甚密。现任艺术总监莫妮耶(Mathilde Monnier),在一九九三年接任早逝的著名法国编舞家巴古叶(Dominique Bagouet)之位。九二年,她为了编排探讨非洲文化的舞作《安提歌妮》(For Antigone,1993)和《夜》(Night,1994),而到非洲寻找合作的舞者。来自西非布吉纳法索(Burkina Faso)的舞者萨力亚(Salia Sanou)与剧场工作者席渡(Seydou Boro),就是因此与莫妮耶结缘,而受邀到法国推广非洲舞蹈,以及发展他们编舞方面的才华。其中,萨力亚在非洲时,还向阿肯妮习过舞。
九〇年代,法国政府积极协助非洲当地推广舞蹈创作。九二年在巴黎成立的「非洲创作」组织(Afrique en Créations),于九五年在非洲饱受战乱的安哥拉首都卢安达举办第一届的「非洲编舞大赛」(Rencontres de la chóregraphie Africaine),目的在促进非洲舞蹈人才发表反映非洲现今社会的作品。前三名除可获得巨额奖金(约十万法郎)之外,还能将作品到法国各地巡演,并接受进一步的舞蹈训练。
九七年,阿肯妮受聘为「非洲创作」舞蹈组主任,并在九八年与九九年相继举办成果甚佳的第二、第三届编舞大赛。即将来台演出的萨力亚与席渡舞团(Salia Ni Seydou),就是在第二届比赛脱颖而出,得奖作品《碎眼》(Figninto,1997)已经在法国、澳洲、加拿大、德国等的艺术节中获得肯定。其中蒙特娄国际新舞蹈节(简称FIND)在九九年以非洲为主题,推出如萨力亚与席渡等数名非洲新一代的编舞家,让他们与世界舞坛当红的编舞家,如比利时的罗莎(Rosas)舞团及日本的勅使川原三郎同台演出。
文字|林亚婷 美国加州大学河宾分校舞蹈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