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疯祭舞台」剧团作品《母亲之海报。(香港艺术中心 提供)
台北 艺术节/台北

不断滋长的珠珞

小亚细亚'99亚洲小剧场网络

对国内的剧场而言,「亚洲小剧场网络」这一个原来以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的戏剧盛会,在三年的持续举办下,已经渐渐看出它在一整年艺术活动中独特的定位与意义。在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艺术节、戏剧节当中,即将在皇冠小剧场「发生」的小亚细亚'99,已成为下半年度表演艺术界相当令人期待的盛事。

对国内的剧场而言,「亚洲小剧场网络」这一个原来以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的戏剧盛会,在三年的持续举办下,已经渐渐看出它在一整年艺术活动中独特的定位与意义。在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艺术节、戏剧节当中,即将在皇冠小剧场「发生」的小亚细亚'99,已成为下半年度表演艺术界相当令人期待的盛事。

台北光之片刻表演会社《差异.共振#2》

9月10〜12日

北京中国靑年艺术剧院《在路上》

9月17〜19日

香港疯祭舞台剧团《母亲》

10月29〜31日

大阪银幕游学剧团《郁》

11月5〜7日

东京黑帐幕剧团工作坊

11月15〜19日

演出与工作坊地点:皇冠小剧场

从一九九九年八月起,由台湾皇冠小剧场、香港艺术中心与东京小爱丽斯剧场三地联手策划的亚洲小剧场网络(Asia Little Theater Network),今年正式迈入第三届,除了增加韩国釜山庆山大学成为固定交流地点与策划单位外,各个城市的主办单位也因各地的不同需求,安排搭配的活动也呈现著各自的特色。不过,总的来说参与的地区与演出团体越来越多,呈现出来的剧场形式与美学风格也渐趋多样化。

对国内的剧场而言,这一个原来以文化交流资源共享戏剧盛会,在三年的持续举办下,已经渐渐看出它在一整年艺术活动中独特的定位与意义。在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艺术节、戏剧节当中,即将在皇冠小剧场「发生」的小亚细亚'99,已成为下半年度表演艺术界相当令人期待的盛事。

五地参与的台北演出

今年台北部分的演出有来自北京、香港、大阪、东京及台北的团体共襄盛举。

前两届的「小亚细亚艺术节」,台湾参与的包括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一九九七年的《著魔666》与一九九八年的《2000》)与台湾渥克剧团(《干!一次只能爽一下!》)。今年应邀参加的则是近年来相当专注于以「表演」为主体的光之片刻表演会社。光之片刻表演会社成立于一九九六年,曾演出《镜修罗》、《爱比死更冷》及《肌肉的记忆是最持久的》。主要团员都是长期参与剧场工作的编、导及演员,他们的演出风格相当内省化,以形式的深刻与视觉的强度做为舞台呈现,并且持续寻找跨领域与跨文化的合作机会,借此发现新的剧场概念。这一次邀请来自日本的导演松岛诚,同样由刘守曜做肢体演出与表演设计。另外结合香港龚志成的音乐创作与黄志辉的空间创作。延续《肌肉的记忆是最持久的》的创作理念,将演出《差异.共振#2)。他们也将是这一次小亚细亚艺术节于台北皇冠小剧场演出的开锣先声。

去年曾经在皇冠小剧场演出《绿房子》,让台湾观众对于中国小剧场的发展现况有进一步的认识,当然也引发台湾当地戏剧学者相当多讨论的「中国靑年艺术剧院」,今年仍代表北京推出由曹克非执导的《在路上》。此次中国靑年艺术剧院仍然延续自我与城市之间交互对峙的风格,透过计程出租车司机的视界,企图以流动的交通网路,描绘出一幅崩解中的城市图像。値得一提的是,这次演出也邀请了台湾旅德的学者龙应台作为文学顾问,不知向来笔锋犀利、见解读到的龙应台,这一次又要《在路上》发挥什么惊人的影响力?

来自日本的团体一向备受瞩目,今年来自大阪的「银幕游学剧团」将来台演出《郁》。成立于一九八八年的「银幕游学剧团」,演出风格游走于日本传统美学与前卫艺术的肢体剧场形式之间,除了曾在大阪演出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原创作品外,也曾经在京都及神户艺术节演出。这一次再度以变幻的剧场空间作为破裂城市的放大镜,透过肢体传达时而家徒四壁,时而荒芜孤寂,企图在城市里寻找联系和依归。

香港方面由前卫剧团「疯祭舞台」演出《母亲》。「疯祭舞台」是由香港戏剧创作者与知名的舞台设计何应丰于一九九六年所创立的,著重以当地文化、历史及社会变迁为根基,揉和古今中外的文化经验,引申至多角度的艺术创作。《母亲》一剧为导演何应丰的近作。

今年台北小亚细亚艺术节除了演出之外,还特地邀请来自东京的「黑帐幕剧团」举办「身体训练工作坊」。成立已三十年的日本元老级剧团「黑帐幕」,从十五年前便开始从事亚洲地区艺术家交流的工作,近年偏向与欧洲的交流活动。此次工作坊将由「黑帐幕剧团」的艺术指导山元淸多(Yamamoto Kiyokazu)来台授课,进行另一种交流的模式。

「当下」的议题

从前两届的小亚细亚艺术节看来,来自东亚各地的演出团体都淸楚地选择了一种对戏剧的态度,对于肢体、声音、语言、意象的运用各自检选合适的比重,多数也都对「传统文化(戏剧)」采取弃绝或「选择性使用」的态度。当「注入传统风格」的意态不复存在,文化差异同时变得模糊,余下的是共同面对的「当下」的议题。小剧场的生猛劲道是小亚细亚艺术节存在的重要根基,然而由于各区域或邀请的团体在小剧场发展的进程上各个不同,越来越多的节目是否就能看出各自原创的活力,或只是区域代表聊备一格的露露脸?台湾的戏剧界和观众似乎应该透过参与给予更直接的回应。

 

文字|吴小分 剧场工作者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