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剧场之于我是一种群体记忆的体验。一群毫无关联的人恰巧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空间,观赏了同一场演出。即使是疫情期间,线上剧场直播也多是众人同时观赏的演出。然而《拾忆》却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剧体验。观剧者与表演者进行15分钟的一对一互动。每场演出都是独特而个人的体验。
弗兰塞斯克.萨雷维拉《拾忆》(英文版)
2022/3/9 20:30 (线上互动)
进入演出,看到由纸板做成的「舞台」演出者询问「你今天做了什么?」接著将我所述说的内容写在纸条上,由演出者缓缓念出内容。虽是我自己当天发生的事情,从他人口中说出,似乎变成了别人的故事。那么,我的回忆真的只属于我吗?接著,演出者问我「明年的今天,你会有什么回忆?」我试著幻想疫情后的生活,「正常」而无罣碍的生活。尔后,演出者将写著我的回忆的纸条剪成片段,一边重新组合一边念出片段的字句。最后,他将这些字句片段丢入「舞台」中央的洞里,盖上封盖。
虽是短篇演出,却引导出3个值得思考的观点:一、剧场的公众性与私有性;二、回忆的专属性 ;三、回忆的时间特质。剧场经常性地被作为公众共享艺术的一种演出形式。借由多人的演出和观赏来传达其中的讯息或达到单纯娱乐的效果。而中文的「观众」一词,更彰显了观赏演出这件活动的特质——多人活动。身为观众,相信多数人从未有过观赏仅为自己演出作品的经验,而《拾忆》的演出设计却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在不断重复的15分钟里,演出者以重复的形式为不同的单一观赏者构筑属于他们的个人演出。若将整个演出期间当成一部作品来看,这是一次由不同时段的观众所构成的互动演出。而对每个演出段落里参与的单一观众而言,却是一次私人享有的演出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