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杰(刘振祥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30th Anniversary—这些年,我们翻过的《PAR》

面向世界的窥孔

自小在基隆长大,年少搭火车去台北,都觉得是进城大事,仿佛是搭新干线去东京。这样的我,人生第一出舞台剧要迟至大学生涯在台南诚品,第一次感受在黑暗里期待一出戏的揭幕。为了要更接近表演艺术,每个月的《PAR》杂志,都像是一本情报飨宴,繁花似锦地报导著世界上不同地方正上演的新戏,发生的各种大小事情,成了我那时的认知养成。

其后人生兜兜转转,意外进了剧本创作研究所,开始执笔书写故事,在那个剧本出版彻底匮乏的年代,2015年5月号的杂志制作了剧作新文本专题,很大程度打开了我对剧本形式的认识。英国剧作家马克.瑞文希尔的《Shopping and F**king》尖锐回应社会议题;德国剧作家罗兰.希梅芬尼的《金龙》、《阿拉伯之夜》,在叙事上的轻盈魔幻游走;法国剧作家米歇.维纳韦尔剧作《求职》采用的复声合调手法。那时真是一篇篇作笔记、写小抄,记录下那些我其实很陌生的剧本创作者,然后自己开始上网查询,一个人接著一个人,累积对各国剧场编剧的认识,时不时有,哇,这样也是剧本,或者这样写也太有趣的赞叹。

2018年我前往纽约进行驻村交流,带著那份小抄去了专卖二手书的书店Strand Bookstore,冲往戏剧专区真是失心疯买起来,横扫一阵去到收银馈台前已经是一大叠书快两万元,可以继续深入这些杰出创作者!期待《PAR》杂志在多元媒体大风潮之中,可以持续带给下个世代的创作者养分,千万不要停!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詹杰

影视暨舞台剧编剧,现为国家两厅院驻馆艺术家,2018年获ACC亚洲文化协会赞助,前往纽约进行艺术家驻村,曾获金钟奖最佳编剧。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