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创造了诗、画相结合的杰出范例,顾恺之几乎是完全按曹植原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的。凡是诗人能用抽象的文字所能表现的精华,画家也用他的生花妙笔,生动而又简练地刻出来。
曹植《洛神赋》通篇言辞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东晋画家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传世之作《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主题,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美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也让《洛神赋》成了诗、书、画的不朽经典。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长达近六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此图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鲵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画卷从曹植和他的随从在洛川看到洛神,到洛神离去为止,以一系列鲜明的形象,展开了一幅极尽奇丽多姿的连环图画,交织著欢乐、哀怨、忧惘的感情色彩。
完全按曹植原作主题塑造形象与情节
《洛神赋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创造了诗、画相结合的杰出范例,顾恺之几乎是完全按曹植原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的。凡是诗人能用抽象的文字所能表现的精华,画家也用他的生花妙笔,生动而又简练地刻出来:画中曹植那种怅然若失、沉思默想的表情,与曹植遥遥相对的,洛神回眸顾盼、含情脉脉的无限情意,体态柔软自然而姿势婀娜动人,将人神之间复杂而矛盾的情感,那种「若往若还」、「含辞未吐」的表情刻画得活灵活现。
图卷中有大量的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所对于水之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使整个画卷自始至终充满无限感染力,紧紧地吸引著观众,使观众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著画面的进展忽而欢心,忽而怅惘。
此外,顾恺之也根据曹植《洛神赋》中文字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实际上,这些神兽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是画家凭想像将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成一体而画出的视觉形象。画中的海龙就长著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体,怪鱼也长著豹一样的头。这些神兽虽然奔驰江水之上,却没有飞溅的水花,就如同腾飞于空中一般。
保留了古代壁画的造型与设色方式
通过这一画卷,我们可以看到顾恺之的人物画在艺术的境界,意境创造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达到超过前人的境地。观者亦可发现中国绘画在那个时代的风格,例如,构图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而是采用一种主观经验,突出重要人物的拔高扩大对比。实际上,《洛神赋图》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壁画的造型与设色方式,铺陈叙述故事的构图方式也和汉代画像石的布局相似。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在传世的共有四件,绢本、设色,均为宋人摹本。它们分别收藏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中国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洛神赋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第一卷相同,只是首尾缺损较多。
资料整理|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