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特别企画 Feature 新.德国制造 MADE IN GERMANY 近距离接触╱作品解码区

德语剧场人才大本营—柏林「恩斯特.布希」戏剧学院

近来有两位柏林「恩斯特.布希」戏剧艺术学院 (Hochschule für Schauspielkunst “Ernst Busch” Berlin)毕业的校友来台,一位是在七月中以单人舞踏式偶剧《伊卡鲁斯》震撼小剧场界的佛罗伦.费索(Florian Feisel),另一位则是将以《玩偶之家—娜拉》轰动国家剧院的欧斯特麦耶。他们精准与充满视觉想像力的风格,不免让我们好奇,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与布莱希特关系匪浅的学校

位于东柏林的恩斯特.布希戏剧艺术学院,可说是德语系中最富盛名的戏剧学校。一九○五年现代剧场大师莱因哈特(Max Reinhardt)接任德意志剧院(Deutsches Theater)的导演,务实的他立刻决定设一所学校来培育他要的演员。于是,德国第一所专业戏剧学校就这样诞生了。德国分裂后,这所学校改名为国立柏林戏剧学校(Staatliche Schauspielschule Berlin),并于一九八一年定名为柏林「恩斯特.布希」戏剧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柏林戏剧学院)。

两德统一并没有改变第一戏剧学院的地位,毕竟柏林是欧洲戏剧的首善之都,柏林戏剧学院是迈向舞台事业的最佳之路。不过恩斯特.布希(Ernst Busch)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布莱希特的老搭档,从一九二八年的《三便士歌剧》开始,他就一直跟布莱希特合作,直到布氏过世后,他还是在布氏创立的柏林人剧团(Berliner Ensemble)中演出。布希被誉为最伟大的布莱希特式演员。所以从校名就暗示了这所学校与布莱希特的关系匪浅。

在教学上,虽然校方强调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体系并重,但由于不少教师都是柏林人剧团的团员,因此布系色彩依旧反映在教学上头。例如在即兴课程中,并不鼓励学生用个人经历去诠释演出,强调应去找原型的表现。若要接触剧本,会要求学生不要先解读台词,而是在对场景的大概了解下,以即兴和想像去发展。若碰到进入的困难,则鼓励学生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或小说。

课程很务实,为学生入行做准备

此外,老师会推荐一些固定剧本让学生来发展。例如前面提到剧情讨论,最常用的是英国愤怒一代作家奥斯本(John Osborne)的代表作《愤怒回顾》Look back in Anger与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他们也鼓励学生先从具有现代内容的作品出发,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观察的基础,然后再去碰席勒或莎士比亚等不同时代的经典剧本,就会简单得多。

由此可知,柏林戏剧学院是非常实际的学校,课程设计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入行。跟这德国剧院的保留剧目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所谓保留剧目就是剧院安排了一定的剧码在一年中轮番上演,通常它们都是经得起千锤百炼的经典,如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等人的作品。

柏林戏剧学院目前有三个系,分别是表演、导演与偶戏。西方现代剧场其实一直跟偶戏暗通款曲,现代剧场理论大师奎格(Gordon Craig)要演员当超级傀儡的想法是滥觞,德国包浩斯(Bauhaus)的剧场实验则将其发扬光大。偶戏系并非只是学传统操偶,而是用媒材的观念来看偶戏演出。此外,学生要学默剧、歌唱、造型艺术等,所以偶戏系的费索在牯岭街小剧场的演出,才会让人眼睛一亮。

相关网址:柏林「恩斯特.布希」戏剧学院 www.hfs-berlin.de

 

文字|耿一伟 国际剧评人协会台湾分会秘书长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