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德克是西德剧场代表人物,图为他的影像作品《我是一只大象,夫人》剧照。(光点台北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新.德国制造 MADE IN GERMANY 艺文近景╱当代剧场

璀璨辉煌及两极化的德国当代剧场

创意目不暇给 「解构剧场」与「叙事剧场」各领风骚

德国每年境内有一万二千场表演节目及七千场音乐节目。令人惊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节目全由政府资助,由于不必自负盈亏,因此德国表演艺术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剧场的发展截然不同:剧场导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剧目重演,喜欢搞创新。

德国每年境内有一万二千场表演节目及七千场音乐节目。令人惊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节目全由政府资助,由于不必自负盈亏,因此德国表演艺术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剧场的发展截然不同:剧场导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剧目重演,喜欢搞创新。

早从十八世纪,表演艺术已在德国风起云涌,二次战败后陷入低迷,但七○年代起,随著经济起飞,剧场繁荣多变,不亚于当年被赋名为新浪潮的电影工业,而新浪潮或者后浪不如前浪,但是德国表演艺术至今仍在欧洲境内独领风骚。

德国表演艺术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全国一百五十一家国立或邦立剧院,二百八十家私人经营的剧院,一百卅个交响乐团,还不包括一百个外宾剧院和一百五十个多功能剧院。每年境内有一万二千场表演节目及七千场音乐节目。而令人惊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节目全由政府资助,由于不必自负盈亏,因此德国表演艺术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剧场的发展截然不同:剧场导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剧目重演,喜欢搞创新。

喜欢表演艺术的人来到德国,走到哪里都是舞台,从事表演艺术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而各邦公私立剧场竞争激烈,节目之多几乎不可能巡回演出,因此,在德国看表演艺术充满多样的选择——不过,观众得自己旅行。

东西德剧场各自发展、各擅胜场

七○年代,当时未统一的东西德剧场发展仅管迥异,但各具特色。东德继承布莱希特、蓝考夫(Wolfgang Langhoff)的风格,一路走到Wolfgang Heinz及EnnoBresson,之后由Alexander Lang和海纳.穆勒(Heiner Müller)接下传统。而西德则由查德克(Peter Zadek)、胥坦(Peter Stein)、Hans Neuenfels等人叱咤剧坛,一般称为不莱梅风格(Bremer Stil)。而巴伐利亚的短命才子导演法斯宾达在拍电影之前,也曾在剧场导过多出戏,他提倡反剧场、反表演等推翻现有体制的戏剧形式,与Peter Weiss等人推动类似外百老汇或外外百老汇的戏剧风格,前者融合文人剧场传统,后者将政治和社会反讽带进剧场,与当时美国的「生活剧场」(Living Theatre)相互呼应。

八○年代起,查德克和胥坦、Bondy和Peymann等人开始接掌各州国立剧院的总监,这几个人以叙事性戏剧为演出主调,悄然地进行一场剧场革命,诸如戏剧元素大量增加、传统文本的颠覆、暴力美学的论点等,但同时,在东德海纳.穆勒的反叙事和解构剧场的重砲从东柏林击向西柏林,穆勒的后代以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最具代表性。他的作品风格深具暴动性、歇斯底里并有强烈的社会争议,卡斯多夫动辄在剧场引爆,他要的话会使舞台下陷,演出人物搭乘直升机到场,他最受不了的是井然有序的小资调调,作品不见得每次成功,但确实耸动有戏剧性。不管成不成功,总是喧嚣、充满无穷精力、复杂、漫长及毫无逻辑可言,总的说便是无政府。卡斯托夫说过,他终身的心愿,「无非是推翻小市民的美学和价值观。」而他那繁复多变的剧场美学也被他冠以「木马屠城记式的美学」,永远壮观、伟大、深藏不露及阴谋论。

东德解构剧场风格在西德风行草偃

九○年代初,瑞士籍德语导演玛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接掌柏林和汉堡等国立剧院,曾经是贾克.乐寇(Jacques Lecoq,法国默剧与小丑表演大师)学派的演员,也学过音乐,他把音乐和静默的空间调度带入剧场,并打破过去剧场的物质速度和界定,把时间无限拉长,正像达利融化般的手表,现代感下充满不确定性和诗意。

两德统一后,东德戏剧创作风格影响了西德剧场甚钜。也许要怪就得怪卡斯托夫。可以说,卡斯托夫的解构观念带动了许多新一代西方长大的戏剧工作者,而德国剧场从此在叙事剧场和解构剧场造成二极的分裂。所谓的解构,是把西方戏剧经典作品重新诠释,而尺度愈来愈自由,经典作品不管是莎士比亚或者契诃夫,原来故事被剁碎或整型,几乎只剩下一点骨架和剧场导演创作的借口。

「解构剧场」其实逐渐与「导演剧场」挂勾,导演透过「分散」和「拆除」大部经典,私心是建构自己想像的戏剧世界。既然以导演风格为主,强调的便是导演技巧和手法,而除了在布局上施力,很多作品因此容易沦入色情和暴力的诠译,有时难免背离原著精神。

叙事剧场演变成「演员剧场」

而「叙事剧场」还有人坚持,已逐渐演变成「演员剧场」(Schauspieler Theater),与「导演剧场」(Regie Theater)相呼应。叙事剧场通常维持原来的剧作,著重的是演员对经典角色的诠释,通常剧本完全不更动,演员照本演出;问题就在,如果表现不当,演员立刻像照本宣科。

  九○年代末以来,德国导演在上述二极光谱中分化,表现愈来愈多元化,许多剧作是那么风格显著、奇特、诡异、充满寓意和批判精神。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导演包括下列这些名字:Thalheimer、Simons、Holz、Petras、Baumbauer、Parceval、 Schlingensief、Pollesch、kusej及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而其中欧斯特麦耶是最被看重的。

欧斯特麦耶走在叙事剧场的传统位置,但是吸取了解构剧场的表现精神。他解构的是原著,他将女权主义、心理分析、战争、全球化现象、南北问题从大师剧作中提炼出来,那些主题在古老创作年代便有了轮廓,欧斯特麦耶在叙事剧场中进行大量解构,他赋予作品无比的现代意义,几乎使他成为查德克的接班人,不管他愿不愿意,已逐渐有了主流的民意,「想到社会如此不公平,便愤怒之极,」他曾这么说过,但还好有剧场,「否则早就病了。」欧斯特麦耶的作品目前是最受欢迎的剧场外销作品,足迹遍至欧美亚洲各国。

碧娜.鲍许与威廉.佛塞南北称霸

在两德统一之前,东德的舞蹈发展完全停滞,无甚可观。而从八○年代以降,所谓碧娜.鲍许的「后现代风格」便占领了德国,甚至欧洲,鲍许将诗意和感性注入现代舞蹈,无论重现六○年代的德国、编舞者个人的童年或者只是灵魂的深不可知,更或许物质形状或社会仪式,所创作出来的风貌令人惊动,她的影响无与伦比,几乎延续到廿一世纪,到今天仍是各地年轻编舞家摸仿的对象。

如果鲍许在北方,威廉.佛塞则在南方。他在银行林立的法兰克福,他在古典芭蕾舞中实验的新的语汇,他重新为这世纪的舞蹈撰下文法。威廉.佛塞在剧场空间的使用有极大的突破,他不止于为古典芭蕾解构,他为现代舞蹈注入许多新的元素,与碧娜.鲍许一样在现代舞蹈史上写下了辉煌的身影。

而继之而起的还有几位女性,如莎夏.瓦兹和梅克.史都亚德(Meg Stuart)。瓦兹寻找身体的可能性,也在寻找舞台空间的可能,她丰富的想像力和能量使她不断实验,成果丰硕,是新一代的典范。而史都亚德则把舞蹈拉近戏剧,她是舞蹈思想家,尝试以舞蹈作为思想交流平台,经常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舞作,对社会现象和议题颇多思索。

 

文字|陈玉慧 旅德作家,两厅院「世界之窗-德国系列」戏剧舞蹈类策展人,《联合报》驻欧特派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