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MATO》(张震洲 摄)
舞蹈

滚动于踩线又旋即转弯的动态之间

评周宽柔《TOMATO》

周宽柔《TOMATO》 

2023/05/28 14:30 台北 牯岭街小剧场

‘How to choose tomatoes?’

‘How to find the best and nature tomato?’

这是今年5月底,于牯岭街小剧场上演的《TOMATO》开场,创作者周宽柔以正经又带点戏谑口吻为观众讲解:

「首先是叶子」⋯⋯

「再来是形状」⋯⋯

「用手摸摸看」⋯⋯「硬的不一定是好的」

「底部」⋯⋯「如果番茄的底部有些凸起,表示它有点调皮」(注)

周宽柔献声但未现身,对应其语音在观众面前以手语展演的是表演者吴志维。他身穿红色西装外套,坐拥整箱等待著被评估为「好的、纯洁的、天然的番茄」,如同美食专家般为观众展示番茄的拣选撇步。《TOMATO》的开场引人发笑,也暗藏著不安。不安在于,以戏谑态度切入性剥削意涵;以及,这要带我们往哪里去?

若要总括《TOMATO》创作策略:除了明显的戏谑以外,则大概是分岔。这个分岔,展现在作品叙事上,以及身体与物件的关系上。就叙事而言,《TOMATO》常常滚动于即将陷入刻板印象或理所当然的方向上,却不时小拐一下,或乾脆转个弯。好比藉挑选食材的料理语境,处理核心物件番茄,就某种理所当然的发展来看,这位美食专家大概会透过其视觉(观察形状)与触觉(触摸表皮、掂秤重量)拣选出最优秀的番茄。然而,真正「被」进入料理阶段的番茄,其实是由身穿防护衣,并藏匿于现场即时影像背后的操控者Zito Tseng丢给吴志维的。也是因为Zito的出现,我们发现,几分钟前吴志维身后看似「配合」展示的影像片段,其实自成一个世界。而这个经由影像所中介的世界,可能才是欲望生成的主要动力。因为接下来被吴志维削皮、吸吮、咀嚼品尝的番茄,都不是他亲身拣选的,而是被框架好甚至被决定好的「选择」。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