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班生之舞》(陈艺堂 摄 闯剧场 提供)
舞蹈

我们不要跳八股!但然后呢……

评闯剧场《科班生之舞》

闯剧场《科班生之舞》

2024/12/20~21

台北 台湾戏曲中心小表演厅

「科班生」是指受正统教育出身的专业人士;在黄怀德编作的《科班生之舞》,指的当然是舞蹈专才,更在这个作品中锁定「舞者」的养成,反思广纳东西方舞蹈风格技巧的训练对「舞者」产生的影响。

将近70分钟的《科班生之舞》明显切分为上、下半场。前半约35分钟,由黄怀德独舞;后半则以《春之祭》为乐,由5位舞者演出。仅管上、下半场,不管在编制或音乐的选取都大相径庭,却口径一致突显:「多元动作风格训练」如何在「身体容器」造成动作美学的冲突。

在上半场,黄怀德用非常简单的基本动作操演,明白展示芭蕾和戏曲身段两种东西动作训练的美学差异:

他站在舞台中心,将舞台分为左右两半;同时,他也将身体切为两半,一半展跳是西方的芭蕾基本动作、另一半展示东方戏曲元素抽取出来的基本动作。同样是往身侧旁举的手臂:手心微向前、向下45度、大拇指紧贴中指,是「芭蕾」的手;但仅仅是提肘向后翻转90度、反扣手腕、打开虎口,就成了「戏曲身段」的手。

《科班生之舞》(陈艺堂 摄 闯剧场 提供)
PAR360期年度特刊重磅发行广告图片

除了身体上将动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向左走、向右走」,黄怀德也用音乐的节奏感来增强两种身体的美学对比:

芭蕾动作用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这首优美的曲子,经由俄国芭蕾伶娜帕芙洛娃(Anna Pavlova)演出的《垂死天鹅》,已经成为古典芭蕾永恒的经典。与之对比的戏曲身段,用的是充满锣鼓节点的喜庆「国乐」。

随著这两类曲风的交插播放,黄怀德的动作与姿态也著瞬变;两种音乐的质感差异与频繁转换,让黄怀德有如机器人,在超载的指令下疲于奔命。尔后两段音乐的下方又铺垫一层电子鼓声,更强化了动作的无生命感。当音乐再度回到纯美的〈天鹅〉之歌,仿佛也是黄怀德对舞蹈另一种「垂死」的质问。

黄怀德的独舞之后,有一个短暂的换场。他卸下「舞者」的角色,在天幕一角的课桌椅坐下,并拿出笔电操作。

PAR360期年度特刊重磅发行广告图片
《科班生之舞》(陈艺堂 摄 闯剧场 提供)

原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讲演」(lecture performance)式的论述思辩,孰料,场上却传来斯特拉温斯基《春之祭》巴松管的旋律。5名服装扮相迥异的舞者随之上场,分别代表蒙、藏、戏曲、芭蕾、现代舞(玛莎.葛兰姆或碧娜.鲍许)等风格技巧群众,展开一场「舞林」大会。

在《科班生之舞》的《春之祭》版本中,黄怀德以「科班生养成教育的技巧课程」为样本,代换《春之祭》原作中原始部落之于「献祭处女」的社会群众压力;就连「群舞者们」,也在黄怀德这位「编舞家」、「教师」的注目之下,成为「被献祭者们」。借由削去文化脉络的「八股」基本动作程式任意拆解、连接,随著《春之祭》不固定节奏跳跃的舞者,仿佛缺乏自主思辨的人皮偶。

最后的「献祭处女」,则由剥除芭蕾白纱的舞者饰演。穿著基础舞衣跳基本动作的舞者——肌肉、骨骼如何使用毫无遮掩,如同赤身裸体般曝露——她的徬徨、迟疑与哀伤,体现了黄怀德的创作观点:

近则质疑,多元风格技巧学习苦练之下僵化的「舞者」,是现行养成制度下的牺牲者;远则遥指,台湾舞蹈对外来文化照单全收的作为、对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的嘲讽。黄怀德用经典反传统,无论应对《春之祭》乐曲的作品架构,或将拼贴动作无痕卸载的技法,无不熟稔如行云流水;用纯身体语汇展现观点,不仰赖语言文字,却能清晰切题。

《科班生之舞》(陈艺堂 摄 闯剧场 提供)

又有值得「科班生」或舞蹈圈内人玩味的是,黄怀德以圣桑的〈天鹅〉独舞,而《春之祭》,传闻圣桑在首演夜愤而离席,仅管传闻可能穿凿附会,两相对照却突显舞蹈美学的巨变。由女舞者独舞的《垂死天鹅》编作于1905年,是绝美极致之作,却也是古典芭蕾从巅峰陡下之时;天才男舞者尼金斯基紧接著在《玫瑰花魂》(1911)一跃而起,编作揭竿传世的《春之祭》(1913)。昨日的叛逆,今日的经典。就在《科班生之舞》演出当周,另一群「科班生」——国立艺术大学舞蹈学院的学生,正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轰动上演已逝德国舞蹈大师碧娜.鲍许的作品,由乌帕塔舞蹈剧场授权、指导的经典之作《春之祭》(1978)。

然而,让人意外、也可惜的是,《科班生之舞》在跳完整首《春之祭》之后就结束了;关于舞者的养成方法、或对「我们的民族舞蹈」的认知,只停留在现象的呈现,停留在「看见受害者处境」的单向观点。有批判之心,却没有进一步的论述。

自1990年代许多台湾培养的舞者进入国际舞坛以来,便常闻台湾舞者技巧优异,比之国外舞者较无个人鲜明印记或创意。20、30年过去,即便到了滑开手机就能看见全世界舞蹈最新发展的全球网络世代、不跳舞也可以是舞蹈的现在,以《科班生之舞》作为抗议,似乎有些慢半拍了?但若再看看全台各地,那些方兴未艾的民族舞蹈、芭蕾技巧课与比赛,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2/17 ~ 210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