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当过一天真正的厨师,然而在马戏圈子里,所有人都冲著朱宸祐喊「厨师」。这个绰号的由来,他解释,是因自己的「小聪明」。
「我高中是念庄敬的表演艺术科,本来就是一个演戏的人。」朱宸祐说,原先他的生活离杂耍、马戏之类的远得要命,却因为考上戏曲学院,未来的方向就全不一样了。考试前,他左思右想:半路杀出的自己该如何赢过那些自幼习武的科班生呢?灵机一动,便结合自己在餐厅半工半读的经验,「带著卡式炉、砧板,还买了一些小菜过去面试,一边说故事一边煮菜,最后就考上了。」
原来如此。那之后,他就成了「厨师」——马戏之路尚未出道,道上的诨名就已然成立。
只能是个被马戏耽误的演员吗?
采访一开始,朱宸祐就不断强调:「我没什么天赋。」
他说的是杂耍上的天赋。 求学时,身边的人总是调侃他「是个被民俗技艺耽搁的演员」,或许是天身自带喜感,举止之间掺杂著一股喜剧节奏,所到之处总是引发笑声不断,因此关于技艺的训练,无论是他人或自己都没能正眼看待。
「大学期间,我常觉得自己靠一些小聪明获得一些注目。」朱宸祐回忆,当时他花较多心思处理的,多半是如何运用大家的注意来展现自己,有个例子是这样的:「既然大家都叫我厨师,我想说我不能辜负这个绰号,在正式毕业的2019年,我做了一个演出──那年适逢总统大选,韩国与跟蔡英文互尬,我就找了学弟编排一出类似型男大主厨的节目,谈谈韩国进口的糖醋排骨鱼,再谈谈国产空心菜……诸如此类以近似脱口秀的方式演出,算是给我这绰号一个交代。」
朱宸祐说,那场表演固然有趣,也获得不少讨论,然他心知肚明,马戏的世界不只如此。无论过去大家戏称他被什么事情耽误,朱宸祐也没真的放弃过杂耍上的磨练,而他早早选定的物件,便是杂耍环。
从独自练功,到走向台前的这段路
「说起来理由也很烂,我刚开始学丢圈的原因,是想说未来也许可以丢个盘子吧?」朱宸祐说,描述任何事情,三句离不开自我调侃,比方说他马上又提到杂耍无论如何不可再靠小聪明,武功秀的全是真功夫,然而真功夫则非得靠时间来磨练,「所以我一度练到非常挫折,就像我说过的嘛,我真的没天赋。」
多数技艺,都是自个儿埋头苦练的成果,朱宸祐不会是例外。他回忆琢磨技艺的那段时间,「真的觉得自己很像狗,不断丢圈,掉了就捡,好像在自己溜自己一样,常常练到骂脏话。」
即便如此,朱宸祐一再强调:「我其实是一个认真的人。」
这句话之所以说得那么用力,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形象,而且他过去也花很多时间希望反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我一现身大家就觉得在搞笑?跳舞的时候,老师会觉得我在闹才跳得这么丑,哪怕眼神非常认真,也会被人家说成装模作样。」
如果说每一个表演者都有天命,朱宸祐的命理大概跟酷帅无缘吧?他说:「我后来就接受这件事情了,原来我的表演特色要往喜剧去发展。我之前一度很抗拒,希望自己像王子一样,可以帅帅地出场,但没办法就是没办法。」朱宸祐说,反而是发现幽默这条路可行以后,一切才顺风而行。
高超的技艺,高帅的外貌,他自认全无。然而另一部分的天赋倒是满点——朱宸祐的表演容易引起极高的共鸣,一下子就能跟观众打成一片,他结合自身独有的诙谐特质,省去音乐与他不擅长的节奏律动,在空台上结合杂耍与自己的幽默段子,一路过关斩将,累积了不少好评。
对此,他耸耸肩,说:「我很会掩饰自己的缺点,让优点合理地出现。」
学习成为一个朴素的人
然而,若省去「幽默」的存在,那么自身的价值依然存在吗?
这将是朱宸祐近年最大的挑战。也是他在2024马戏节演出《身为问题儿童的我,从一出生就成为这个美好世界的慢性病》所处理的议题。
诚如其所言,他其实并未放弃让认真的那个自己端到舞台上。「所以我近期的马戏功课,是很认真地拔掉过去包装的东西,所想当一个朴素、平凡的人,尽管那一度是我非常害怕成为的样子。」
朱宸祐的演员能量来自观众的注目与现场的掌声,有时未必是戏剧演出,特别是在商演上,几分钟的花式呈现,不容许自己有一分钟的冷场。然而当马戏进入剧场以后,演员作为「人」的那个面向或许就可大方一点地坦露出来。
「其实每一次表演杂耍之前都很紧张,特别我是一个失误率很高的表演者,每一次出错都想办法用即兴圆回来,好像那是表演的一部分,让失误变得合理。」
回忆过去在戏曲学院的训练时光,师生之间其实有个默契,无论什么形式的演出,他形容:「只要出错一次就只剩80分,大概失误第3次你的演出就不及格了。可是,尽管只是短短的1分钟,我们都绝对花很长的时间去练习、去设计,我真的很想让观众看到这一面,看见这些真实的情绪,看见马戏演员不总是往极限推进,也可以允许我们在悲伤中沉淀,在懊恼中厘清自己为什么要走下去。」
那么,失误的马戏演员依然是个好演员吗?
这个问题,或许就留予日后在舞台上与之会面的观众解答了。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朱宸祐
台北人,绰号厨师。2015年就读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民俗技艺学系,开始学习与接触马戏生态。 创作核心与中心思想为「黑色幽默、荒谬突兀、反常行为、讽刺嘲讽、日常生活」,喜用马戏的方式诉说社会时事与自身经历及生活趣事,并以反讽和黑色幽默的手法编排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