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视舞台——聂光炎和我们的剧场时代」展览现场。(吴俊谚 摄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凝视聂光炎──穿越,集体狂飙的剧场岁月(三) 聂光炎及其后:台湾当代技术剧场的演替

凝视,聂光炎所凝视的(上)

在「凝视舞台—聂光炎和我们的剧场时代」展场内,一个刻意隔成小黑盒的房间展示著一座镜框式舞台模型。这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而是以机械和投影装置的《八月雪》全自动换景复刻模型。随著演出场次更迭,剧中的布景和影像在没有演员的台上次第变换,对没有剧场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个脱胎自「技术彩排」的换景场面,因为全机械自动操作而有了如梦似幻的氛围。

2002年在国家戏剧院演出的《八月雪》,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编导,聂光炎任舞台设计,演出制作团队汇集了跨界菁英、一时之选,是当年剧场界的话题之作。剧情环绕著名禅宗公案——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的经过,以炎夏八月降雪喻禅意人间,换景模型最终也在天幕上映现慧能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年,聂光炎将迈入70之龄,设计能量和创造力却丰沛得令人震慑,一年内有4出剧场作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果陀剧场)、《长生殿》(台湾歌仔戏班)、《阎罗梦》(国光剧团)及《八月雪》——舞台设计都出自他手。20年过去,这些作品鲜能再度于剧场被观看,只能从剧团影像记录、舞台模型和聂光炎保存的设计图稿,想像场中线条光影与演员互动交织而成的氛围。一思及此,复刻于舞台上转瞬即逝的慧能偈语,引发的触动与其说了悟,毋宁更近于惆怅。

再现剧团-落人之家广告图片
《罗恩格林》首现台湾舞台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霸王虞姬》交响组曲CD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