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第15年的「国际爱跳舞即兴节」从「i.dance Taipei」到改名为「i.dance Taiwan」(后简称idt),见证了台湾接触即兴舞蹈社群的诞生、茁壮与变形。今年,创办人古名伸交棒给中生代舞蹈家余彦芳,不仅象征著世代传承与观点更新,亦是寻找接触即兴下一世代语言的时刻。对余彦芳而言,这是一场充满珍惜与细腻的延续。「我本来以为会和古老师有些拉扯,没想到顺利到难以想像。」她笑著说。
余彦芳与古名伸的渊源可追溯至她的大学时代,从学生到舞团成员,之后离开成为独立创作者。这段长达20年的岁月,给予余彦芳开阔视野的养分,也奠定回望的基础。今年她以策展人身分回归,以「点菜」作为策展隐喻,邀请所有即兴的爱好者共赴一场「身体的盛宴」。
点菜的策展
余彦芳自认不是一个被专业训练好的策展人,面对策展,她仔细思考自身人格面向后,觉得策展和点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真的很喜欢点菜,喜欢平衡每一道菜色之间的搭配,喜欢让每个人都吃得开心。」余彦芳说。这幽默的比喻,揭示了她对策展本质的认知,策展不仅只是选项的组合,更关系到氛围、观众体验的整体考量,这份理解清楚展现于此次的活动规划行程里。
摊开idt的策展结构,就像是一席从开胃菜到甜点的全餐:从独舞、群舞,到所有人共舞;从不同议题的工作坊到「即兴舞蹈的身态」,皆呼应著当代社会里:世代共存、多元差异与性别能量。余彦芳说:「我好奇的是,这些人从这里带走什么?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场域,又会创造出什么?」这份好奇心,正是她策展的动力。
从过去的「i.dance Taipei」到今年正式改名为「i.dance Taiwan」,余彦芳认为并非是要扩大版图,反而是面向国内,希望台湾原生的观点能够进入核心。她认为在亚洲的接触即兴发展上,台湾是相对扎实的,奠基在古名伸与古舞团过往30年的基础上,台湾的即兴社群其实遍布北中南,累积了相当丰厚的身体实践。此时此刻,如何在保持国际资源下,优先「盘点」与「辨识」台湾内部的即兴能量,是她最想做的事。「如果我的做法与古老师不同,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脉络不同。」余彦芳坦言。因此,今年选择从高雄起跑,不仅是一种打破,亦是一种宣言,她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不同地方的事情发生。
因此,今年的「即兴舞蹈大使计划」特别值得关注。8位即兴舞蹈大使前往5个位于西岸城市的在地团队,每地皆进行24小时的免费课程,最后由在地团队自行整合出一个片段,回到idt分别于高雄、台北举行的「即兴流水席」中演出。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教学,而是即兴舞蹈社群之间的连线与循环:由身体出发,再回到身体。
教川普跳舞——即兴作为态度
谈到对于接触即兴的信念与热情时,余彦芳分享了一个直至现今她都印象深刻的瞬间。第2届idt时,曾邀请Nancy Stark Smith与她的伙伴、即兴音乐家Mike Vargas来台,并于北艺大舞蹈系S7举办小型论坛。当主持人问到愿望时,Mike淡淡地说出:「拯救世界啊!」那句话与Mike的神态至今仍烙印在她心中。「如果,我可以用舞蹈让一个在苦难中的人,稍稍忘记他的痛苦半小时,并且感受到轻松,那也是一种拯救世界啊?」她说。
对余彦芳而言,接触即兴并非是单纯的舞蹈技巧,而是一种生命哲学——在不确定中寻找连结,在碰撞中学习共处。她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世界上要有最大的愿望,我想教川普跳舞。」这源自她对即兴哲学的真心相信,以及即兴作为支撑成为独立创作者的底气:当人们愿意放下立场、打开身体、进入流动的关系时,许多因孤立、观点不同的壁垒或许都能暂时松动。
因此,在idt活动本身之外,余彦芳也持续推动舞蹈网络计划。她观察到,舞蹈圈中往往存在潜在的孤立与猜测——「我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的作品」、「我怕他觉得我不够好」——也认为这些心理距离实质上阻碍了人际间真正的交流。「不如我们直接手碰手跳一段,一起流汗、接触,我不能说能够取代语言,但或许这些隔阂就可能弥平。」对余彦芳而言,舞者最大的资产是能以身体直接交流,而不必透过语言,也是舞者的一种「权利」。因此,她也向非舞者推广和分享,希望他们开始有这个权利:一种非语言沟通的权利。
余彦芳期望透过舞蹈网络的串联,让属于她这个世代的支持能够传递给下一个世代,并串联学者与舞者之间的互相对话,让更多人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亦是即兴哲学理念的实践:从「身体」出发,也回到「人」。
铺好土壤,等待花开
关注场域,敏锐于空间的余彦芳认为,观看即兴舞蹈与一般舞蹈演出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场观众的参与会影响表演者当下的每一个选择。因此,如何转化中山堂这座充满多重历史的建筑,成为「众身起舞」的场域,是著磨之处。她以独舞、群舞与所有人共舞的结构,以及练舞服的指令,引导观众逐步参与,并设计多元的「风味果酱」单元,让参与者能够实际以身体经验共感,与被「接住」的过程,而这同时也是关于如何创造一个安心自在的临时社群——一个允许陌生人相遇、互相支撑的空间,一个实践即兴平等、平权的空间。
接触即兴中对身体开放、平等的哲学理念,让余彦芳始终充满好奇与期待,她相信对舞蹈拥有不同见解的人们来到这里,在这个平台相遇时,定可以发生什么。「我是真的很好奇当那一天来临时,什么样的人会从这里带走什么样子的东西?也非常好奇,当他再回到他原来的领域里,他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事情。」就像一台花圃,余彦芳已将花台搭好,铺好土壤,只等待你我带来的种子撒下,一起看看会开出什么样的繁花样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