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曲)

2025拚台普拉斯 六大剧种齐聚南台湾

文字|张震洲
摄影|林育全蔡耀征林筱倩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8/25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高雄园区中山堂将于8月30日至10月19日推出「2025拚台普拉斯──传艺经典系列」。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提供)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高雄园区中山堂将于8月30日至10月19日推出「2025拚台普拉斯──传艺经典系列」,共规划9档节目、15场演出,集结传艺金曲奖得主、国家级剧团与南部在地优秀团队,横跨歌仔戏、布袋戏、豫剧、京剧等剧种,呈现多元风格交织的舞台样貌。系列策展聚焦剧场实力与艺术内涵,展现扶植戏曲创新、支持全台剧团展演的策展视野与平台定位。

2025拚台普拉斯

2025/8/30-10/19

高雄中山堂剧场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副主任王逸群表示,传艺高雄园区致力于打造南台湾传统戏曲的重要基地:园区内的台湾歌仔戏中心专注扶植内、外台歌仔戏演出,让歌仔戏团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而以高雄中山堂剧场为核心的专业展演空间,则承接多元传统戏曲剧种,让南台湾戏曲能量在园区内交汇、绽放。本次活动不仅形塑园区作为传统戏曲推动枢纽的角色,透过不同演出形式与创新呈现,持续与现代观众建立连结,更凝聚台湾戏曲创作的多元能量,作为2026艺术季的重要暖身活动。

本次「传艺经典系列」汇聚传艺金曲奖肯定作品、跨剧种共制、南部团队与国际级团队,展现多元剧种的交会能量,为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高雄园区下半年重点艺术活动「2025拚台普拉斯」率先揭开精采序幕。本系列的开场演出,由台北海鸥剧场带来融合历史深度与当代表现的《国姓之鬼》,以实验性手法揭开整体策展视野的多元样貌。作品横跨历史与当代,融合写实与奇幻,以四个时空层次探索国姓爷郑成功的身影与精神象征,并打破线性叙事,形塑「戏中戏中戏」的复层结构。该作同时获得第35届传艺金曲奖最佳导演奖与第22届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奖。剧中两位演员以深厚功力撑起整体戏剧张力,带领观众进入层层叠叠的历史记忆与当代想像。

台北海鸥剧场带来融合历史深度与当代表现的《国姓之鬼》,以实验性手法揭开整体策展视野的多元样貌。(林育全 摄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提供)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延续传艺金曲奖得奖作品的深度美学,毛断计划《文武天香》以象征记忆与情感流动的异想空间天香楼为舞台,交织角色情感与记忆创伤,从小人物视角回应动荡时代下的忠孝节义与情感奉献。该作荣获第34届传艺金曲奖「年度最佳作品奖」,演员以一旦双生、跨越多种行当的方式呈现角色心理层次,为歌仔戏开启新叙事路径。

在偶戏创作领域持续开拓当代表现可能,真快乐掌中剧团本次带来入围第36届传艺金曲奖「最佳偶戏主演奖」的作品《祟.出示》,透过偶与祟的交叠影像,构筑介于人神之间的中介空间,展现布袋戏在文化与生命议题上的深层联系。作品运用诗性文本与剧场空间,建构环形包围的观看经验,邀请观众走入偶与人、现世与冥界的交界地带。

毛断计划《文武天香》以象征记忆与情感流动的异想空间天香楼为舞台,交织角色情感与记忆创伤,从小人物视角回应动荡时代下的忠孝节义与情感奉献。(蔡耀征 摄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提供)

体现跨剧种合作与剧团独特美学的多元展现,台湾豫剧团则以精湛的表演语汇诠释经典与新创作品,体现剧团深厚的剧场美学与跨团合作能量。今年特别携手秀琴歌剧团、尚和歌仔戏剧团合作《白水》,挑战剧种融合与表演层次;另一档自制节目亦将呈现豫剧独有的唱腔与身段韵味,展现其在台湾戏曲生态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结合传统精华与当代诠释视角,由当代传奇剧场策划的《传奇经典.红娘夜未眠》则以折子戏方式汇聚武生、武旦、净丑等行当菁英,邀请观众于中秋节期间与经典对话,感受当代身体语言与传统剧目之间的张力与融合。

真快乐掌中剧团《祟.出示》,透过偶与祟的交叠影像,构筑介于人神之间的中介空间,展现布袋戏在文化与生命议题上的深层联系。(林筱倩 摄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提供)

南高屏地区亦有三组优秀团队共同加入展演行列,持续在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践。苏家班掌中剧坊《今古风云传──白帆智破恶魔巢》以栩栩如生的精致戏偶与幽默诙谐的角色互动重现掌中戏魅力;高雄皮影戏剧团《鲫仔鱼欲娶某》则融合台湾童谣与婚礼习俗,透过拟人化皮偶演绎生动故事;锦飞凤傀儡戏剧团《嘉礼迎春欢乐年》则以年节为背景,展现傀儡戏的欢乐节奏与百年技艺传承。

除「传艺经典系列」外,「2025拚台普拉斯」活动还有「歌仔戏大捙拚」与「外台歌仔戏2.0」两个系列,三大系列主轴共汇聚全台24个优秀表演团队,推出29档节目、43场演出,涵盖28场售票与15场免费展演,横跨剧场与户外场域。活动不仅彰显高雄园区的策展整合能量,更体现传艺中心扶植剧团、深耕南台湾艺文场域的实质行动,持续以多元形式拓展戏曲艺术的公共视野与文化厚度。

Authors

作者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