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厂《一个公务员的意外死亡》
2025/9/19 17:30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
在台湾的地方政治生态中,官商、黑白、府会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似乎已是理所当然的现实,对一般民众而言,即使其中充满贪腐掠夺分赃的各种可能,只要事不关己,也就任其自生,一旦弊案爆发,一句「代志就是按呢」,看似了然世道,其实只是犬儒心态。但对地方政府公务人员来说,这样的既存现实,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重,一旦被卷入其中,如何自保、能否自保,便成严苛考验。
故事工厂《一个公务员的意外死亡》,从与民生关系密切,却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废弃物处理议题切入,以调查报导的形式再现地方政治生态,选材具社会性意义,也有清楚的视角和叙事策略。
主人翁陈嘉伟中年转业,投考公职,几经挫折终于通过,分派故乡环保机关任职,稳定收入让家庭生活趋于平稳,罕病幼女的医疗费用也有了著落。只是,面对在地环保厂商污染环境的不法行径,他基于职责与爱乡情感,欲施以重罚,却遭到上级、同僚与厂商联手阻挡,想要做「吹哨者」,揭发官商勾结黑幕以求自保,竟连妻儿也遭受威胁,被逼到绝境的他,即使无力改变现实,但决心采取行动拯救家人……陈嘉伟的「意外」死亡,引来杂志记者林佩璇的高度兴趣,决心深入地方调查事件真相,只是,当她逐渐逼近事实核心,来自杂志高层的压力,真相揭露的后果,都让她不得不重新考虑:「或许真相不一定要大白?」
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勾勒社会真实
编导黄致凯的创作风格,在这个作品中有完整而纯熟的展现:两条戏剧主线——陈嘉伟的公务生涯,和林佩璇的调查报导,穿插交织、相互对应,编造出一幅政治、媒体、商业、人情复杂纠结的众生相,有推理的趣味,也有批判的意旨,以主人翁与家人乡亲的情感联系,说书人的劝世念歌,铺陈严肃课题的人性内涵,值得肯定。整场演出的舞台调度,与场景转换,相当流畅紧凑,惟,最后以主人翁的温情曲调收尾,虽有赘笔之嫌,但为满足观众情感,无伤大雅。
演员的表现相当整齐,特别是狄志杰(饰科长)与郑志伟(说书人、庙公、孙主任)最为突出。狄志杰以玲珑身段和滑溜言词,将地方贪腐官僚瞒上欺下、假公济私的丑恶嘴脸,表现得入木三分,令人切齿。郑志伟的口白和念歌,韵味十足,虽是配角,但能完整串连故事发展、突显作品主题,舞台魅力更让人惊艳。郭耀仁(饰陈嘉伟)本身形象与角色相符,几乎可以说是本色演出,若能对角色有突破性的诠释,或许更能突显「陈嘉伟」的特色。那祈(饰记者林佩璇)表现出传播新兵的热情冲劲,多一点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更能强化调查记者角色。朱安丽(饰办公室同仁刘淑贞)和蔡灿得(饰主编张姐),以表演让稍嫌单调的角色更立体,表现出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对照主角人物的理想信念。是元介(饰办公室同仁小廖)、朱宥琳(饰陈嘉伟太太静宜)、陈家逵(饰武雄伯、主秘)、张仰瑄(饰萧妈妈、江议员),和其他演员都能适当发挥搭配功能,完成表演的整体效果(ensemble)。
舞台设计(曾苏铭)以水平移动的高低平台,搭配精简的写实家具和物件,建构了一个能有效呼应戏剧动作、表达主题的戏剧空间,钓鱼池场景太过宽阔,影响演员动作节奏和情绪表达,或可再做斟酌。灯光、音乐、影像、服装都有不错的表现,配合纯熟的技术执行,完整展现剧团制作能量。
整体而论,《一个公务员的意外死亡》以通俗剧形式探讨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公共议题,满足观众情感与道德感,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勾勒社会真实,成功表达社会关怀与政治评论意识,足以成为剧团与编导个人代表作品。
「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不幸的。」
离开剧场,我们回到日常,环顾身边人事,仍不免对剧场演出与社会现实之间,是否能有真实对应,有所疑虑: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部写实作品,为我们呈现并不陌生的真实?我们在看完演出之后,会不会跟浏览过类似报导之后一样的反应:「代志就是按呢」,然后继续让现实中的武雄伯与萧妈妈,独自承受官商勾结、官箴败坏的苦果?继续让现实中的陈嘉伟、小廖、阿康,独自面对金钱的诱惑、权势的威胁?
甚至,更艰难的质问:这个看似无法改变的结构,是不是也有我们的贡献?
布莱希特作品《伽利略》剧中,伽利略屈服于教廷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他的学生安德利亚哀叹:「真不幸这块土地竟培养不出一个英雄」,伽利略却回答他:「不幸的是这块土地需要一个英雄。」(刘森尧译本)
因此,吹哨者的存在,如何反映出我们自身的怯懦共谋?这个社会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