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行全体工作人员与Tech World馆馆长邱挥立(后排右4)合影。(李秋玫 摄)
焦点专题 Focus 让东亚的脉动与世界对话 台湾之声,跨海绽放

台北爱乐首席四重奏的东瀛文化之旅

2025年9月初秋,来自台湾的古典音乐之声,以室内乐的优雅形式跨越海洋,在日本「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与东京两地连续带来了多场精采展演,成功在国际舞台上留下鲜明的台湾印记。这股力量,便是由台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弦乐四重奏团所组成,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苏显达领军,携手第二小提琴林天吉、中提琴朱育佑、大提琴孙韵淳,以及打击乐首席陈思廷,肩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这次演出不仅展现了台湾古典音乐的精湛技艺,更透过东西方元素的巧妙融合,诉说著在地的情怀与故事。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组成首席四重奏在Tech World馆外演出。(台北爱乐管弦乐团 提供)
艺@书广告图片

大阪世博:烈日下的文化马拉松

这次的大阪世界博览会中,台湾由经济部外贸协会主导,规划了「科技世界」馆(Tech World)作为台湾馆,而在6个月的展期中,台北爱乐管弦获选于9月担任展演团队。乐团一抵达日本大阪,随即展开了从9月5日至7日连续3天、每天4场的紧凑演出。

演出的地点主要有二:一处位于科技世界馆的出口处,另一处则是在大阪世界博览会的东内舞台(pop-up stage)。对于习惯于室内环境的演奏家而言,这场演出无疑是巨大的考验。户外阳光炙热,乐谱有时处于反光角度,演奏家们在半小时的演出中汗流浃背卖力演出。苏显达回忆,第一天演出时还因为大阪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而飘雨,只能改采雨天备案方式进行表演,但观众仍甘愿冒雨前来聆听。

直击2025Welcome大学路艺术节广告图片
在节目演出前半小时现场即挤满人潮。(李秋玫 摄)

布袋交响诗:东方奇幻与西方弦音的震撼结合

在大阪世博的东内舞台上,台北爱乐管弦还祭出了最具台湾特色的原创作品——布袋交响乐《哪吒闹东海》。这项发想源于乐团创办人赖文福,旨在结合东方传统技艺与西方古典音乐。作品选用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为脚本,委托作曲家钟耀光原创,并由华洲园布袋戏团的操偶师们担纲呈现。

《哪吒闹东海》并非传统布袋戏的配乐,而是一个由音乐带动整体情绪的新型展演方式,作曲家根据团体讨论好的剧本和高潮迭起的剧情创作了约15分钟的交响诗,最终由剧团根据音乐设计戏偶的演绎。小提琴家林天吉对此独特的融合深感骄傲:「我们原创的布袋交响诗,非常适合这样节庆的活动,又有东西方结合,又有台湾元素。我觉得这个非常独特,别的地方都看不到。」。

除了这出融合创新的大戏外,乐团还准备了两套曲目以飨全球观众:一套搭配布袋戏与台湾民谣,另一套则是以雅俗共赏的莫札特小夜曲,搭配台湾民谣与日本民谣,以期在户外场合「立刻引起共鸣」。曲目包含了〈四季红〉、〈西北雨〉、〈烧肉粽〉、〈桃花乡〉、〈青春悲喜曲〉等经典台湾歌谣,以及陈维斌医师创作的〈水面月影〉、〈鼓动心动〉。

首席弦乐四重奏在世界博览会东内舞台与华洲园布袋戏上演《哪吒闹东海》。(李秋玫 摄)

国际舞台上的台湾样貌与观众回响

尽管演出行程紧凑,环境充满挑战,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给予了演奏家们最大的鼓舞。在世博园区,无论是科技世界馆出口,或是在东内舞台上,观众都展现了高度的喜爱,开心地与戏偶们合影留念。户外演出时,广场人数就聚集了上千人,大屋根上的瞭望区更是人山人海。

这次展演成功地改变了国际社会对台湾的印象。科技世界馆馆长邱挥立表示,日本人过去认为台湾只强调产品的硬体和CP值,但这次从整体展演内容来看,台湾呈现出新的样貌,将艺术与音乐包含在内,形成复杂且具内涵的表演。

观众的反应是好奇且兴奋的。朱育佑分享了一个温馨的片段:「早上有个日本阿姨,用日文打在手机翻译给我看,她说:『我来过世博很多次,但你们的表演是最令我感到愉快的!』」。

苏显达则总结了这次文化冲击的意义:「我们将台湾音乐带到这里跟大家分享,用的是西洋的乐器,演奏台湾民谣,更甚者,西洋乐器还可以跟传统布袋戏结合,那种冲击会带给大家很大的震撼。」 他认为,这就像欣赏日本能剧,即使听不懂语言,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他带著雀跃与骄傲的心情说:「很高兴来到台湾馆,知道受欢迎的程度这么高,与有荣焉。也很开心我们出了国,有发声的管道。」。

东京场结束后,音乐家与观众合影。(李秋玫 摄)

东京四谷:古典殿堂的台湾情怀与柴科夫斯基

结束了大阪世博的马拉松式演出,台北爱乐首席弦乐四重奏原班人马在9月9日转战东京,于东京四谷区民厅,以「台湾之声 东京绽放:爱乐之章,月光映照」为名举行了正式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标志著台北爱乐继去年在三得利音乐厅之后再次登上日本舞台,持续深化音乐的能量。

上半场节目以浓厚的「台湾味」为主轴,包括了台语雅歌作词作曲家陈维斌所创作、台湾作曲家陈昶安编曲的两首作品〈水面月影〉与〈鼓动心动〉,以及日本作曲家涉谷牧人新编写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现场演奏台湾民谣如〈淡水黄昏〉、〈桃花渡〉、〈四季红〉的旋律时,观众频频被熟悉的音色唤起深层的情感记忆,勾起对家乡与往日时光的怀念。乐团成员对这些旋律的语气与情感有著更贴近的体会,因此诠释时让音乐既有国际的格局,也保留地方的灵魂。

下半场则迎来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经典——柴科夫斯基第1号弦乐四重奏。四把提琴在舞台上展现出高超的技巧与默契,时而高亢时而低诉的层叠交替,令在场的所有听众如痴如醉。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弦乐四重奏以台湾为核心,将承载个人与集体记忆的旋律化为连结时代与情感的桥梁,透过音乐展现文化的深度与真实。从大阪户外舞台上热闹非凡、充满跨界惊喜的《哪吒闹东海》,到东京音乐厅内细腻深刻、情感共鸣的台湾民谣与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他们以精湛演出让台湾音乐的魅力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台北爱乐管弦乐团连续两年的跨海巡演,不仅让世界听见台湾,也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台湾人,骄傲地展现出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崭新台湾样貌。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11/05 ~ 2026/02/05
Authors

作者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