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h World馆外观。(林佳惠 摄)
焦点专题 Focus 让东亚的脉动与世界对话 演出之外

Tech World 科技下的台湾故事

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中,台湾馆以「Tech World」为名,以科技为主轴,向世界展现台湾在科技、文化与生命议题上的思考与能量。这座邻近西侧入口的展馆,是整个世博场域中不可忽视的一座独立馆。

Tech World 馆的外观灵感来自台湾山脉的轮廓,采用金属绿建材折板技术,塑造出山峦起伏的动态效果。白天在光照下闪耀光芒,夜晚则透过室内光线流泻出山影轮廓。建筑采永续理念,是一座在环境与科技对话中落实绿建筑理念的典范。馆内共有3大剧场与多种展演空间,每7分钟开放 40 人进入体验。全馆分为历史、自然、未来3条主题线,不仅呈现台湾的生态、人文、技术,也结合智慧手环互动系统,即时记录参观者的心跳、情绪、体验数据生成专属的心动曲线。

Tech World 馆长邱挥立受访时提到,馆内动线从头走到底大约需要 35 分钟,这是特别设计要让观众能完整沉浸于展览的流程与节奏。

「大屋根」梁下空间供游客遮荫、休息。(李秋玫 摄)
艺@展览广告图片
第4届东亚乐派论坛广告图片
展场外围整片的瞭望台可以纵览世博全貌。(李秋玫 摄)
进入Tech World时,观众可戴上智慧型手环记录观赏中的心境起伏。(李秋玫 摄)

人潮声量与国际亮点

Tech World 作为 77 个独立馆之一,在超过 180 个参展国家与企业中,其人气与讨论度上始终热烈。馆长邱挥立分享了在社群媒体上的热度:「根据日本的 X 平台(前 Twitter)里面的声量统计,日本人来看世博,第1名会讨论到『大屋根』,第2名就是『日本馆』,第3名是『关西地区联合馆』,第4是『法国馆』,第5就是 Tech World 馆。」

「当然大家也一定会有疑问 Tech World 馆是什么馆?」他解释在 X 平台里面,有96%的贴文会讲到「台湾」两个字,所以大家就会知道这个馆就是台湾馆。九州经产局的局长也跟他分享:「整个园区分东西两边入口,在东区最热门的是法国及美国馆,西区最热门的是义大利馆跟台湾馆。」所以东西各两强中,台湾馆就占了其中一强。

他也补充说,许多观众甚至表示:「很多细节值得一再回味!」根据现场计算,观众为了看这个馆,平均必须排上5个小时,可见在策展与细节打磨上下了不少功夫。确实,根据官方公开资料,Tech World 馆自开幕以来已累计吸引近百万人次参观。 在所有参展单位中,Tech World 更入围「世界博览会奥林匹克评选」4项大奖,最终以「生命剧场」获得「最佳展览或展示奖」铜奖的殊荣。

展场中诉说著台湾的故事。(李秋玫 摄)
台湾原生种的兰花上以科技技术显示世博吉祥物脉脉(ミャクミャ,Myaku-Myaku)。(李秋玫 摄)
Tech World馆出口处写著「世界上生产最多先进制程晶片的地方在哪里?」,导引出台湾对世界的意义。(李秋玫 摄)

策展理念与未来呼应

邱挥立指出,Tech World 是本届世博中唯一以科技为主题、并将生命议题置于核心思考的展览空间。但它不仅是一个科技展馆,更讲述台湾人的情感与生命观。他说:「我们展演最重要的内容能够有多一点的故事,传达台湾人的情感,包括我们对生命以及自然的态度,都是有共好的一面。」「在本次大阪世博会上,唯一以科技为主题去论述一个生命议题的,就只有台湾馆。」许多国家馆多半介绍美食、工艺品或传统产业,而 Tech World 馆则将科技提升至论述层面,借由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探索人与自然、社会与未来的关系。

在展演压轴的未来剧场中,馆方透过互动与剧情诠释台湾在半导体供应链的角色与贡献,并强调「供应链并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完成」的全球观,展现谦卑与合作的态度。

Tech World 馆不只是一个展示台湾科技、文化与自然的舞台,更是一场与世界对话的邀请,在科技与人文、自然与未来之间,勾勒出台湾希望与世界共好的可能。邱挥立一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这座馆不断推敲、反复雕琢的精神写照。当参观者戴上智慧手环记录每一刻的心情,走过展演剧场、漫游兰花小径、倾听音乐与科技交织的声响,人们不只是旁观者,而成了这个 TECH WORLD 的一部分。在这场跨界共创的旅程里,台湾以一座未来博物馆的姿态,真实地向世界说出自己的故事。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11/05 ~ 2026/02/05
Authors

作者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