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预计于12月13日至28日推出「114年艺文场馆科艺创新计划」系列之演出《凤凰变》,于台北与嘉义两地展开巡演。《凤凰变》于「2023年台湾戏曲艺术节」首演即广获好评,并荣获第35届传艺金曲奖最佳年度作品奖。本作以明郑时期为历史背景,由剧作家王友辉以女性视角重新诠释历史,以细腻笔触刻画家国命运与情感纠葛;并邀请影像设计师王奕盛操刀,以科技艺术为戏曲舞台开拓全新视觉层次。此次再度回归舞台,将以全新升级版本重新出发。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副主任王逸群指出,《凤凰变》是历时20年的精心创作,每一幕皆为编导王友辉的深思布局。「在『114年艺文场馆科艺创新计划』的支持下,我们看见一个转变与转型的《凤凰变》。」他提到,文化部近年积极鼓励科技融入艺术现场,「科技已不只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歌仔戏来自民间活力与文化根基,每位演员的努力与投入让这片文化之林更加繁盛,「科技的加入,让这座森林绽放出更美丽的花。」
编导王友辉分享,这次升级版本在剧情与视觉呈现上皆有全新突破:「剧中郑家第二代女性昭娘被杀的片段,2023年首演时以意象手法呈现,这次则透过科技与投影虚实交错,创造生死之间的情感界面,让观众更能体会角色的心痛。」他进一步指出,团队希望剧场感不仅停留在舞台上,「我们加入4D View技术,让观众走进郑克
与陈氏的刹那,亲身感受爱与决绝的情感,这是我们最想带给观众的全新体验。」此外,他也特别介绍本次新增的「郑家四少」——张闵钧、吴承恩、蔡宇伦、许博渊四位当代小生,将为剧作注入崭新活力。他表示:「为了他们的参与,我特别改写了两段戏,将原本的念白改为唱腔,让四位青年演员能有更充分的展现空间。」
影像设计王奕盛则表示,《凤凰变》透过剧场科技映照人性深层的对照与转化,「这出戏在讲王朝崩毁的过程,技术的加入不只是特效,而是让观众能走进演员的内心世界,感受戏剧虚实之间的温度与张力。」
《凤凰变》以郑氏王朝三代人物为主轴,从郑成功、郑经、郑克
三位男性的悲剧命运,对照董太夫人、昭娘与陈氏三代女性的情感世界,揭示「成王败寇」之外更深的人性挣扎。剧情横跨18年历史,透过女性视角重新观看台湾历史中的英雄故事,展现家国之间「内在英雄」的坚韧精神。
